第八十八章 飘零半生未逢明主

    第八十八章 飘零半生未逢明主 (第3/3页)

代守的过失,向崇侯请罪。

    崇侯虎阴沉着脸,没有作答,只是强压下了这件事,只字不提奴隶前往垢城之事,默默的让梅武背下了所有的责任,让以其伯侯之威强势的中断了此事之议。

    待所有人退去后,崇侯虎单独留下了孟尝。

    “任用奴隶,你是怎么想的?”

    “侯爷,当时崇城危机,守军势弱,故而……”

    崇侯虎没有耐心再听一遍崇城发生的故事,强硬的打断了孟尝的回话,目光如鹰视,凶厉的盯着他。

    “可是老夫说的不够清楚?本侯问的是,你是怎么想的?”

    孟尝低着头默然不语,心中却是不断思索着崇侯话语中的深意。

    “冀州俘虏不可能还回去,养着这两万多人,不知要花多少糜费,且维护俘营安定,也需要大量的兵力看守,不如分于各氏族、贵族为奴,降低风险,减少支出,此其一也。”

    “北海未平,人口大减,以奴充民,三代内可使北海恢复生机,此其二。”

    “其三……”

    说到其三之时,孟尝有些犹豫,抬起头目视崇侯虎,眼眸中尽显锋芒锐气。

    “孟尝想攻鬼方,下犬戎,收服北疆四夷扩充军势,安定边境。这批戎奴,尚有大用,孟尝想为我北疆拿下戎族,以振万世太平!”

    崇侯虎笑了,颇为欣慰的点了点头。

    “还算你小子有点野心,若是还和以往那般圆滑退缩,你就枉费了我与太师对你期望与栽培。”

    对于孟尝的成长,崇侯虎关注并不算多,大多数也是从行商的嘴中探寻到孟尝的一些轨迹。

    越深入的了解,他便越是欣赏这个年轻人,在他的身上,仿佛能看到那个总喜欢傲视他人,胸中满腹韬略的二子。

    不,他比应鸾更优秀,比应鸾心更大,也更狠。

    若是当时应鸾能有他那般变通,也不会白白牺牲在丰壤,让自己羞辱、毫无价值的死去。

    “此事我会替你压下,但是你要谨记,奴隶就是奴隶,可以为先驱敢死之士,但不可僭越身份。”

    “我知你总有奇思妙想,如今你在北海可行非常之事,但事后你需要好生处理关系,否则诸侯口诛笔伐,围而攻讦,纵使是我,也保不住你。”

    崇侯虎背过身子,不想看见孟尝那张年轻的面庞,每每看到他,总会有一种回忆涌上的感觉。

    而且他的话也并没有说绝,帝辛让他三年恢复生机,如今才第一年,反而损失惨重,他也不知道日后帝辛是否还会让他坐稳北伯侯的位子。

    现在是北疆已乱,除了他崇侯虎,没有第二个人能稳住混乱的北疆,可若是,他死之后呢?

    “这天下天下局势颇为怪异,你且小心行事,如今局势不明,本侯总觉得背后有人在搅动风云,我尚且难以自保,你如此出挑怕是后面会有危机,万事当以自身安危为重!”

    孟尝听着崇侯喋喋不休的关怀,一时竟有些茫然,不明白侯爷态度的转变为何如此之大。

    只得先低头称诺,然后心中不停的盘算。

    “去吧,此事到此为止,奴隶之事你勿要僭越,凡事三思而后行。”

    “整顿好你的军备,召集你的部下,三日后,随我出征冀州!”

    孟尝躬身而退,行至门口时,突然听见崇侯虎低沉的声音传出。

    “孟尝,听闻…你阿父亡了?”

    孟尝没有说话,回过头来,平静的看着崇侯,有些落寞的点头。

    “哎,应彪向来鲁莽,不是一个能居高位,镇得住北疆纷乱的人,日后你当多尽心力。”

    孟尝了然,点头称诺,一时不明白崇侯是何用意,只当是希望他能日后效忠崇应彪,维护北疆的局势。

    “你可愿入我有崇氏?以崇姓之?”

    “…………”

    这剧情,为什么那么像那位丁董吕布?

    孟尝急忙下拜:“非臣不愿,但家翁初丧,尝又乃家中独子,当侍奉家母,传嗣孟氏,这……,望崇侯三思啊!”

    头昏脑胀的,还好明天周末了,可以睡个好觉。最近工作真特酿的烦人,写作前不来几个深呼吸都憋不出灵感来,要调整调整心态。

    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