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五十七章 沆瀣一气

    第一百五十七章 沆瀣一气 (第2/3页)

道:“孩儿怎么能有这种大逆不道的想

    ‘大逆不道?朱标盯着儿子的眼睛,他的脸渐渐胀得通红,手颤抖着指向朱允道:“愚蠢之极,我这个样子了,难道还能继承皇位吗?你不思继承父志,难道还要眼睁睁看着为父搬出东宫吗?”

    “可是有这么多皇叔”朱允连连摇头道:“怎么可能轮到孩儿。”

    朱标只觉得身体疲惫之极,他慢慢放松身子,想要躺下来,朱允连忙将父亲扶躺好,朱标调理了一下呼吸,这才平静地说道:“李维正说得对,皇太孙,关键是你为嫡长孙,只要我健在,秦王就不能为长,你已长大成人,你的皇祖父极有可能会让你继承我的位子今天开始,你就不要再像从前一样的顽劣了,知道吗?我会让方孝孺他们好好教你,李景隆、常升、李维正这些都是我的心腹,我已拜托了他们,他们会辅助你。”

    朱允不敢让父亲再发怒轻轻点了点头道:“孩儿会听从父亲之命。”

    此时已是洪武二十四年的晚秋了,京城今年秋天的雨水特别多中秋节后秋雨便接连不断地下,几乎很难遇到秋高气爽的日子,连晚稻也是在阴沉沉的天气中收割,今年的收成明显逊于往年。

    从早上起,一堆堆深灰色迷云低低地压着大地约在傍晚时分,天空终于飘起了小雨昏黑的灰蒙蒙的雨雾中,街上已经看不见一个行人,秦王府的大门忽然开了,一辆马车在近百名侍卫的严密保护下,从大门内驶出,向东面疾驶而去约半个时辰后,马车停在了一家叫做‘西淮人家’的大酒楼后门前名身材魁梧的贴身护卫保护着秦王朱快步进了酒楼,一直上了三楼。

    二楼以上便备森严十几名大汉站在楼梯口,不准任何人上去然上面有大人物在等候,秦王到来后,参加警戒的侍卫更加密集了,甚至连酒楼伙计都不准再上去。

    三楼一排有四个房间,面的一个房间门口站着几名大汉,见秦王过来,几名大汉皆跪地行礼,朱面无表情地推门进了房间。

    房间光柔和,靠窗站着一名中年男子,他正背着注视着窗外的秋雨,听见门响,男子转过身来,却正是吏部尚书詹徽,他见是秦王进来,连忙上前跪下道:“微臣詹徽,参见秦王殿下。”

    “詹大,请起!请起!”

    朱慌忙将他扶了起来,从个人感情上说,朱并不喜欢詹徽,甚至有的恨之入骨,这个詹徽曾经表示要效忠于他,可就在自己年初倒楣后,他便立刻翻脸不认人,自己儿子跑去求他,他甚至拒而不见,如果他朱现在就能登基,他第一个要杀的就是这个詹徽,背叛有时比敌人更可恨。

    但现在不能,这个詹徽现在可是朝中第一权臣,最近在给自己造舆论方面又不遗余力,看得出他是想修补过去两人间的裂痕,而且他在以后将对自己大有用处,所以,朱在接到詹徽的邀约后,便准时赶到了这家酒楼。

    朱将詹徽扶起来,拍了拍他的胳膊笑道:“我们之间就不用这样讲礼了,随意点好。”

    詹徽呵呵笑道:“殿下说得极是,请坐!”

    朱坐下,端起面前的官窑茶杯细细吮了一口,一边打量这间布置奢华的房间,他笑着问道:“我曾听到一个传闻,这间西淮酒楼是詹大人的舅子所开,可是这样?”

    詹徽坐了下来,却摇了摇头肃然道:“传闻不足为信,皇上严禁官员涉商,我是不会冒这个风险,不过这家酒楼确实是我的一个同乡所开,与我从小一起长大。”

    朱笑了一笑,他话题一转便问道:“詹大人今天请我来,可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?”

    虽然秦王是亲王,但如果论实际权力和在朝中的影响力,秦王却远远比不上詹徽,在詹徽看来,他们之间在某种程度上只是一种利益交换,秦王想要获得他的帮助,最终入主东宫,而他则想得到权力的延续,不仅是他本人,而且还应表现在他的儿孙上,如果秦王最终能入主东宫,甚至最后能登基大位,那他詹徽是不是就该有拥立之功,尽管詹徽甚至渴望能和秦王签一份书面契约,但他知道现在什么要求都不能提,要提也是在他们之间形成了一种默契后再说。

    詹徽之所以决定将前途压在秦王的身上,是来源于他的一个偶然发现,他发现虽然秦王被免罪似乎是太子求情的结果,但仔细分析太子在西安府巡视的言行,却看得出他对秦王种种不良德行的深恶痛绝,更何况秦王私募军队证据确凿,无论从私从公,作为太子都是不可能袒护犯下重罪的秦王,而且更蹊跷的是几乎就在太子为秦王公开求情的同一天,齐王、楚王等几个亲王也联名上书恳求宽恕秦王,这种巧合着实令人回味,詹徽几乎可以断言过秦王其实就是朱元璋的意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