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62章 不过是即兴而为

    第362章 不过是即兴而为 (第1/3页)

    在贬谪了茹太素等人之后,朱元璋立刻就安排了人顶替他们的位置。

    其中曾经弹劾过李伟的御史詹徽接替了吴伯宗的吏部侍郎,户部用了个地方升上来的栗恕,而礼部和刑部则调了詹事府的两名官员赵瑁和郑克新。

    詹事府是东官官属,朱元璋此举也是在为好大儿铺路。

    对于朝中的这些变化,李伟虽然也都一清二楚,但也没多说什么,虽然他有能力影响朝中官员的任命,但若真那么做,反而会引来老朱更激烈的动作,到时对他这些李党就不是贬谪那么简单了。

    现在最主要的还是赶紧把制造新武器的基础材料给做出来。

    在诸多基础材料中,合格的弹簧钢和化学上的三酸两碱是最主要的。

    要制造自动化武器,就是机枪之类的,首先就要有合格的弹簧,使枪械能在发身子弹的反冲力作用下持续不断的来回运动。

    另一方面,就是最最主要的火药了!

    现在的火枪火炮使用的黑火药,配比已经达到了最佳,但威力依然不够,靠这些黑火药产生的反冲力是不足以提供稳定持续的反冲作用力的,力量不足,就会导致枪械运动不到位,就会卡壳甚至炸膛。

    当然还有很重要的一点不是烟太大,持续射击下对射手视力影响太大。

    为了能尽快造出这些基础材料,李伟亲自带着学生挨个研究。

    这些东西虽然理论很容易明白,但要从各种矿物材料中将所需要的物质分离出来,也是非常麻烦的。

    军器局的一角,许多奇怪的罐子和高塔林立,这是李伟让人新修建的设备,各种矿石在粉碎提炼后,进入这些罐子和高塔中,进行燃烧分离合成。

    这里面有几个过程处理的是气体,幸好现在也有了橡胶,密封做得很好,不然还真搞不了这些。

    时间在忙碌中过得飞快,李伟每天就是两点一线的跑,一副不问世事的模样,朱元璋在将李党削弱了一番之后就停了下来,许多墙头草见陛下似乎并没有要打倒李党的意思,顿时纷纷闭上了嘴,生怕李党向他们发起报复。

    虽然现在朝堂六部经历了一番调整,但是李伟的影响力仍旧没有消失,即便是新提拔上来的这些人,对他的意见虽不再言听计从,但也不敢轻视。

    好在李伟并未插手这些争斗,只是一心扑在军器局里,众人这才才渐渐安心下来。

    这天,日上三竿李伟才晃晃悠悠的去了军器局,在路过明黄书院的时候,里面传来的读书声让他一阵诧异,停住了脚步。

    “奇怪了,谁啊这是?”

    李伟低声自语。

    他的那些学生都安排进军器局做事了,眼前这个破院子已经荒废了有段日子了,现在有人读书,他却一无所知,顿时皱起眉来。

    迟疑了下,他便拐了个弯抬脚走进了院子。

    “明黄理学,最核心的主张就是实践与理论的结合,诸位都是博学多才之辈,但实践方面却多有欠缺……”

    当他走进院子后,里面的读书声停下,只留一个声音在讲授。他听了几句,就听出了声音的主人正是书院的兼职老师方孝孺。

    “嘿,这个家伙竟敢用我的地盘干私活,岂有此理!”

    李伟嘟囔一句,加快脚步走向教室,哐当一声推门而入。

    正在讲授的方孝孺和一众学子顿时一惊,齐齐朝他看了过来。

    方孝孺见到是他,愣了愣便回过神来:“你怎么来了?”

    “呵,我怎么不能来了,别忘了我是书院的副院长!”李伟冷笑一声道。

    说完,他又扫视了一下教室中的这群成年学子,质问道:“方老师,这些都是谁啊?你把这些人弄进来打报告了吗?”

    “呃……”

    方孝孺被他问得一愣,不得不放下书本,将他拉出教室,详细的解释了一下。

    “是这样的,这些都是原来国子监的学子,我不是一直在教授明黄理学吗,国子监里的许多师长对此极为排斥,后来更是不断上书陛下……”

    方孝孺低声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讲了一遍,李伟也总算明白了过来。

    方孝孺在国子监里教明黄理学,虽然有部份学子表示支持,但更多的老学究却是持反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