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九十二章天地变动,蜃海波涛

    第二百九十二章天地变动,蜃海波涛 (第1/3页)

    本源法则,浩瀚古朴,乃是这一纪元诞生之初,显现在天地间的法则。

    这一法则从未经过修改,运转自如,却又有些不同。

    陈墨清楚古往今来的大能,永久性修改天地法则,必然有其用处。

    倘若只是短时间要逆转法则之力,他们无须耗费如此大的代价。

    之所以要永久改变这一法则,必然是为了让其顺应天地变化,让其能够发挥更大作用。

    而后来者,想要完全领悟到天地法则,就须得从本源开始。

    如果说天地法则是一张白纸,陈墨先前看到的法则力量被众多大能强者涂抹上许多线条。

    他固然还能在这张白纸上加上其他线条,可那样做他所掌握领悟的法则,无疑会带着其余大能的痕迹。

    这样做并不是缺点,但却是一种阻碍。

    陈墨倘若不打算突破大能境界,那么如此做能让他短时间内极大增强自身战力,甚至于如果同那位大能关系极好,他可借助那位大能的力量掌握一部分法则权柄。

    如此做,实力确实比执掌境界的武者强上许多。

    可日后若想再要突破自身桎梏,就几近是天方夜谭之事。

    武者若想突破至大能境界,就必须去参悟本源法则。

    这法则未经他人涂抹修改,乃是天地最本源之物,陈墨参悟本源法则,就相当于参悟天地。

    若是放在古天地初开之时,天地任何法则都未经修改,那时的天地生灵领悟本源法则,会比现在轻松许多。

    而到了如今,难度虽有所上升,武者却也有另一个好处。

    陈墨当下已然清楚自己所处的长河,并非一条真正的长河,乃是天地法则具现化而成。

    法则长河不断奔涌,逆流而上便可来到此处长河尽头,才可看见这方天地间最本源的法则。

    在这处法则本源之地,并没有时间或空间的概念,武者无论在这里待多久,于外界而言都仅是一瞬。

    故此在执掌境界,有顿悟一说,说是顿悟,实则对于武者而言,可能已过去非常久远的时光。

    而在外界看来,他们仅仅是刹那间便完成突破。

    陈墨立足于本源之地,他既然要突破大能境界,早在先前便对此有过一定了解。

    进入本源之地的方式,每一名武者都不同,自身面对的是一条江河,其余武者来到此处,可能是行走在一条通天大道,又或是一望无际的荒野当中。

    但无论行走的方式如何,最终他们都会来到此地。

    每一名武者进入本源之地的方法都不同,他们所以都来到本源之地,却并不身处同一片空间。

    陈墨稳定心神,开始仔细参悟眼前的本源法则。

    天地初开时的阴阳法则,与当下阴阳法则有太多变化不同。

    但有一点并没错,那就是阴阳轮转,一切始终平稳。

    万千生机之力变化涌现,阴阳轮转,得以演化出无穷生命。

    也正因有阴阳之力变化,天地间才会有生命出现。

    然而再仔细参悟,陈墨便发现不同,阴阳法则逆转所诞生的力量,与自身先前所参悟的法则有太多出入。

    在外界天地阴阳法则逆转,会诞生寂灭之力,寂灭之力会让万事万物消解,不会再诞生任何可能。

    这种力量好似归墟一般,一旦武者沾染,就必须以更多的力量将其消磨干净。

    然而在此处他领悟的阴阳法则,阴阳逆转,却并不赞成任何力量,而是直接消失。

    彻底归于虚无,天地间好似没有任何存在的痕迹。

    他好像根本没有引动那些力量,仅是刹那而已,这些法则阴阳之力便归于虚无。

    这种虚无甚至不是寂灭,即使是寂灭之力,在天地间也存在拥有一部分痕迹。

    即使是寂灭,本身也有着存在这个概念。

    然而在此处阴阳逆转所造成的虚无,却连存在这个概念都不存在。

    是真正意义上的彻底归于空寂,无法在天地间留下任何痕迹。

    陈墨此时终于明白,为何有大能要修改这条天地法则。

    因为这条法则的破坏力,确实有些过于大。

    将一切归于虚无,这是唯有归墟之风才能做到的事情。

    且即使是归墟之风,想要将万事万物归于虚无,本身也是一件极为困难之事。

    然念及此处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