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六十二章 兵马未动,粮草先行

    第一百六十二章 兵马未动,粮草先行 (第2/3页)

来的外地羊。再一问,果然是从一個叫“金谷园”的地方送来的。

    他不放心毛手毛脚的孙子能照顾好羊,想着早点回去看看,别给养死了。

    另外,连日大雨,房顶有点漏,得找个时间修一下。

    唉,官人们行行好,别再发役了好不好?

    ******

    圃田泽内,随着钟声响起,又一批船只驶离河浦,前往大河。

    郭诵看着船舱内密密麻麻的器械,非常羡慕。

    舅舅李矩当上荥阳令后,坞堡就交给他来管了。

    他不太喜欢管庶务,但对操练部曲非常积极,其中最让他头疼的便是刀枪弓箭的损耗了。

    这些东西可并不便宜!

    官家的器械或许便宜不少,但极少流到外边。像他们这类坞堡帅,要么自己打制,要么找人买,总之都不容易。

    譬如箭矢,听闻银枪军每名士卒的箭囊中都有三十支箭,且各种箭的功能还不同。

    有直射破甲的,有斜射城头的,还有专门用来抛射的……

    这是何等的豪奢!

    诚然,箭矢并不算贵,但箭与箭也是不同的啊。

    他们坞堡制作的箭,工匠用端子就是整不太直,导致箭支的质量不太好。

    后来请了一位从开封郑氏家里逃出来的工匠,手把手教导如何加热箭杆、如何用端子矫正,才算真正解决了这个问题。

    除了矫正之外,听闻官冶制作的箭杆还要切削、打磨、上漆、缠蚕丝线等等,非常繁琐,质量不是他们可比的。

    这也让他看清楚了,他们这个小小的坞堡与真正的世家大族间底蕴的差距。

    “打仗打的就是钱啊!”郭诵摇了摇头,看向大泽中的沙洲。

    陈公要打仗,他们坞堡出了一百丁,奉裴府君之命,来到圃田泽放牧。

    郡里送来了三万头羊,从金谷园一路赶过来,数百里的路程几乎跑得“油尽灯枯”。

    但你不得不承认,这些小东西的生命是真的顽强。在沙洲上啃了旬日鲜嫩多汁的牧草后,身体肉眼可见地鼓了起来,慢慢养出点膘来了。

    郭诵趟着水,来到了一个百余步见方的小沙洲上,仔细看着。

    一岁之中,牛马驴得两番,羊得四倍。

    只要草料足够,这玩意生得是真的快。

    一般而言,年初一只羊,只要运气不坏,年尾很可能就变成四只。

    不过眼前这三万头羊却不是拿来繁衍的,养好膘后,会进一步向东送到文石津一带。

    那边正在造浮桥,最终这三万只羊大概都会变成前线军士的腹中之物吧。

    都要上阵厮杀了,为了激励士气,自然要吃顿好的,他可以理解。

    沙洲上搭着几间茅草屋。

    郭诵知道,这是牧羊人临时歇脚的地方。如果没有这场战争,沙洲上会有很多堡民过来放牧,但这会全被官府征用了——草,也是一种宝贵的资源。

    这让他更加深刻地认识到,打一场仗的消耗有多么巨大,对百姓又会造成多么巨大的不便。

    早年在平阳的时候,他一度认为,只要练好武艺、军阵,打仗不就是那么回事?

    跟舅舅来到河南后,自己操持一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