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九十五章 “招降”

    第一百九十五章 “招降” (第1/3页)

    枣嵩刚刚抵达安平境内,就遭遇了一场战斗。

    还好,作战对象不是他们,而是匈奴与匈奴?

    避让进一家相熟的坞堡后,枣嵩登上角楼,仔细瞭望。

    “台产,别看了,乌桓、鲜卑对阵匈奴,狗咬狗罢了。”坞堡帅崔星走了过来,说道。

    “鲜卑?哪来的鲜卑?”枣嵩有些惊讶。

    乌桓就罢了,那是到处都有,他们出现在哪里都不奇怪。但鲜卑的话,据他所知主要分布在北方草原上,内地有一些,但多居于河西(刘汉附庸)、幽州,为什么会跑到安平?

    “你自幽州来,不知道?”崔星讶道。

    幽州胡人众多,而且种类庞杂。

    与一般人想象中不同,在段部鲜卑大举退出辽西以前,鲜卑人可能是幽州胡人中数量最多的一支,但并没有占到半数,甚至不到胡人总数的三分之一。

    幽州境内还有数量庞大的乌桓、匈奴。

    这两大族群下面还有羯人以及各种叫不出名字的杂胡小部落——对这些杂胡酋长而言,可能自己都弄不太清楚族属,毕竟他们没有写史的习惯。

    当然,晋朝官方其实也不太清楚,或者懒得分辨清楚。

    在官方档案中,“种类”是一个经常出现的词语。

    说白了,就是以黄种人、白种人来区分,简单粗暴——嗯,确实非常简单,而且很大略,比如黄种人氏族加入某个白种人部落,会被认为是白种人,反之亦然。

    对大晋朝的官员们来说,是嗑散不舒服了,还是玩银趴不爽了?何必去做调查呢?有时候甚至只是听到一些不太靠谱的传闻,就直接记录下来了,根本不去求证。

    杂胡嘛,突出就是一个混乱庞杂。

    “这是幽州南下的部落?我怎不知?”枣嵩惊道。

    崔星无奈地看了下老友,叹道:“我知王浚之败矣。”

    理论上来说,幽州诸胡都归王浚管,但事实上他管不了。人家想来就来,想走就走,根本不打招呼。

    乌桓女婿苏恕延都投靠匈奴,抄掠幽州了,王浚能有什么办法?

    段部鲜卑也和他闹翻了,占据幽州的土地,自成一体,割据一方,王浚能有什么办法——呃,还真有,他重金贿赂原本的敌人、拓跋鲜卑来打段部鲜卑。

    也就是说,王浚已经无法统御诸胡了,他失去了幽州庞大的胡人武装力量。

    那么,汉人呢?

    别急,王都督也和他们闹翻了。

    去年幽州爆发了严重的洪水,很多地方受灾,农田被毁,百姓衣食无着。

    幽州士民请求赈济,王浚不许。

    他手头有一两百万斛粟,都放在粮库里,准备养兵,就是不赈灾。

    于是乎,幽州胡汉百姓尽皆离心。

    在不当人这方面,王浚是专业的,所以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他的统治岌岌可危。死忠还是有的,但不多,稍微遇到点强大的外力,就会被一脚踹翻。

    “知古,说什么话呢?”枣嵩有些不高兴。

    他是王浚女婿。曾在司马颖幕府任职,颖败,投奔王浚,被委以重任。

    此番南下冀州,他是带着任务来的。

    任务说出来有点匪夷所思,甚至让人发笑:王浚听闻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