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章 南渡士人的心态

    第二百章 南渡士人的心态 (第2/3页)

中藏书更是堪称丰富。南渡之时,宁可少带点金银细软,书却不能落下。

    从昨天抵达庄园后,杜弼就一直在府中读书,自得其乐——杜弼乃杜尹次子、杜乂从弟。

    “易直。”杜乂在门口脱了鞋,呵呵笑着走了进来,跪坐于杜弼对面,道:“正经书不读,反倒看神鬼志异。”

    “好看。”杜弼放下书,道:“弟在一泉坞,闲来无事便看杂书,也是一桩乐事。”

    “一泉坞如何了?”杜乂问道。

    “太大了,为人所嫉。”杜弼摇头道:“我家已放散了一批人,今却还有六千户、三万余口。上月父亲还说呢,让再放散一批交给梁王,他爱送哪就送哪。”

    “六千家。”杜乂闻言苦笑:“我这庄上连六百家都没有。”

    “话不能这么说。”杜弼笑道:“弟来此也,无事可做,便为兄长行田一番。一路看下来——”

    “如何?”

    “污莱、苇荡、杂木丛好好清理一番,再得数百顷地又有何难?”

    “这些事都在做,然户口不足,还常年征丁征粮,却做不了那许多。”杜乂无奈道:“其实又何止杜家?便是王茂弘也为庄客不足而烦忧。江南五百余万人,多在土族手中。义兴周氏,名不见经传,每次有事都能出万余兵马。人数多便罢了,但这些部曲还挺会打仗,何也?”

    “练得勤。”杜弼说道。

    杜乂点了点头,道:“就是练得勤,由此可见周、沈、钱氏等江东土族的家底。他们——可能并不比顾陆朱张之类的大族差多少。愚兄的家业,和他们没法比。南渡士人也没有一个能和他们比的。”

    “若驱一泉坞百姓南下,则何如?”杜弼问道。

    杜乂沉默。

    从家业经营的角度来说,这不是坏事。都是一家人,坐下来商量商量,划分好各自的份额即可,没什么复杂的。

    但从弟说这事并不简单,因为其中隐含着一个前提:梁王占领整个江南,号令通行于东吴故地。

    “兄长?”杜弼看着沉默的杜乂,坏笑道:“吓着了?”

    杜乂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,道:“这么多年不见,你竟变得油嘴滑舌。”

    杜弼闻言笑了,道:“弟在宜阳,常年与兵家子打交道,不知不觉就变了。”

    “与兵家子来往过多,总不是好事。”

    “北地风气不一样,纵然兵家子仍然为人所轻,比起江南却要好上一些。”

    “也是。邵勋就是兵家子,已然成事了,唉。”

    “何止是成事。”杜弼认真道:“他的根基可一点不虚浮。梁国二十郡为其建业之基,二十郡外尚有十余郡一般无二。武人恨不得他现在就当天子,胡人亦为其笼络。他和那些旋起旋灭的草头王可不一样,纵弑君上位,我看也不是什么大事。”

    杜乂再度沉默。

    像他们这种分仕各方的家族,当然不至于消息闭塞。纵然对北地了解得不会特别透彻,但大体上差不了的。

    就杜乂来说,他也认为在北地诸位豪杰中,杀到最后摘取胜利果实的邵勋根基是最稳的,甚至比刘渊建立的伪汉还要稳——匈奴五部虽有五十万人,但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