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零八章

    第一百零八章 (第2/3页)

前六十年后的水平出现。

    技术的代差,是无法逾越的。

    再说了,

    十五年的时间,也不是几年就能弥补的,联合起来也不行。

    底层技术水平,工业制造基础,材料技术的差距,不是团结能短时间弥补的。

    况且,联合不现实。

    “是。”

    政委发话,参谋也就不再担心。

    “居然还有白银。”

    参谋离开后,赵刚忍不住感慨。

    完成最新的合作任务后,独立团不仅仅拿到了每月二十吨黄金,甚至还拿到了五千万银元每个月。

    至此,

    根据地每个月银元来到了两亿。

    相当于每月五千吨。

    39年是全球白银产量的巅峰,但当年全球白银产量加起来,也不过五千多吨。

    每个月两亿块银元,

    每年二十四亿快银元。

    等于全球白银产量暴涨十二倍,而白银最大的消费,电子方面根本没有发展起来,如今世界对白银的需求,实际上每年不过是在摄影上的千余吨。

    即便是后世,每年对白银的消耗,也不过是每年三万五千多吨而已。

    供需完全失衡。

    以现在的价格,暴跌个十五倍,都不为过。

    而美利坚,至今依旧在死扛着,试图稳定,甚至提高白银价格。

    也不知道,美国人的白银法案,还能抗多久。

    “加油,美利坚。”

    赵刚不由得为美利坚打气。

    美国人扛的越久,根据地获得的收益也就越多。

    当然,

    事情发展到如今,根据地也不需要担心世界白银价格陡降。

    即便跌倒白纸价格,也无所谓。

    毕竟如今根据地,每个月有三十吨黄金啦。

    当前世界黄金价格,35美元一盎司,黑市上甚至更高,达到了四十美元一盎司,根据地相当于每个月有四亿美元黄金。

    完全满足根据地货币需求,甚至溢出。

    黄金可不是白银。

    乱世黄金,不是说一说的。

    以世界对黄金的需求,很多国家,甚至以黄金作为直接货币储备,以当期世界经济水平,和人们对黄金的认知,大量在家中存储黄金。

    即便是三万吨砸下来,价格也不会波动。

    再说了。

    还有垄断商品,药品等必需品的加持。

    况且,后续还有合作,能进一步提升黄金数量。

    赵刚总感觉,

    这位陆老板,总有一天,会把黄金搞到和白银一样,随处可见的大路货——虽然如今每个月只有三十吨黄金,白银都有五千吨了。

    ···

    白宫。

    财政部部长走进了总统办公室。

    “总统先生,有一个不好的消息。”

    财政部部长直入主题:

    “我们得白银计划,恐怕有麻烦了。”

    “华北那伙人?”

    富兰克林第一时间想到了麻烦的来源。

    白银法案,是他为了收买白银集团的选票而推行的法案,当然,其中也有一些商业考量——白银法案,可以打击大洋彼岸的那个国土大国,从而给美利坚商品提供市场。

    最终,目的也达到了。

    美利坚通过一系列手段,抬高白银价格,使得对岸的银元货币流入美利坚,通货缩紧,公司成片破产,美利坚的商品涌入对岸市场。

    甚至,还有一个意外收获,实际控制了对岸的金融。

    民国发行的法币直接和美元直接挂钩,

    对岸发行多少法币,就必须存储多少美元,否则法币就会贬值——就如同现在,没了足够的美元,法币都已经成废纸了。

    法币的发行,以美元作为储备。

    法币要完全看美元的脸色。

    只是,最近出了很大的问题——法币突然成了废纸,对岸大陆上,一种新的货币,成为了主流,甚至比法币还要受到欢迎。

    而这种新货币之所以如此来势汹涌,原因在于发行这种货币的势力,有海量的银元。

    虽然银元不适合作为货币锚,毕竟,本质上,白银是一种商品,但对方底子太好,白银太多,于是聪明的将白银的价格,与国际市场上倒挂。

    然后,大剂量向市场投入白银。

    以此,强势推广新纸币。

    为了兑换白银,获取利润,市场以惊人的速度,接受了新货币。

    当时谁都不以为然,认为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