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十九章 夫唱妇随(求推收)

    第九十九章 夫唱妇随(求推收) (第1/3页)

    俗话说的好,穷在闹市无人问,富在深山有远亲。对赵志诚这些退伍后,生活依旧穷困的他们而言,今年这个春节带给他们的感受,无疑比一辈子都多。

    即便他们按牧山河的交待,已经说小了一些收入。可即便如此,上万的收入依然令人眼红。如果家境和睦的还好,换做兄弟间不亲近的,家里都闹的鸡飞狗跳。

    远亲也好,近邻也罢,总有人打着贫穷的名义,跑到他们家里问借钱。都说救急不救穷,可别人找上门借钱,不论借与不借,其实都会把关系陷入尴尬境地。

    如果选择借,那借出去的这些钱何时能还,恐怕是个未知数。借钱时,彼此可以称兄道弟。可还钱时,或许就会出现各种问题,最终把关系搞僵。

    如果选择不借,那在登门借钱的人眼中,他们就会变成‘为富不仁’的人。对他们而言,要想处理好这些关系,确实是件非常头疼的事。

    可对两世为人的牧山河而言,他早就猜到会有这种情况发生。身边那些亲近之人,并不知道他在边城做生意的事,只知道他卖参赚了一大笔钱。

    但筹建农场买车买牲口,知晓他卖参赚钱的人,也随即知晓他把钱花的差不多。这种情况下,即便他们厚着脸皮过来借钱,牧山河也有托词选择不借。

    相应的,如果屯里真有亲近的村民,确实碰到难处需要钱,那么他会主动伸出援手。不是他冷血无情,而是他非常清楚,好心借钱借到最后变成仇人的心酸。

    反观最早招募的赵志诚等人,尽管他们退伍后,生活过的不是那么如意。但从秦凯旋那里,他早就听说赵志诚几人,退伍后依然有给牺牲的战友家眷寄钱。

    那怕寄的不多,却足以证明他们的人品。也正因如此,做为他身边最亲近的人,牧山河给予的好处跟奖金,无疑也是边城一行人中最多的。

    例如今年回省城过年的赵志诚,已经决定把老婆孩子带来农场这边居住。虽然他有兄弟姐妹,可过年回家他也孝敬父母一万块充当家用,剩下的钱则存了起来。

    甚至按照牧山河的嘱咐,他也打算购买一幢房子,做为自己的住所。其它类似朱景浩这类结婚的,情况都差不多。可以养家,却不能让家里人形成依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