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一六章 建言献策式提醒(求推收)

    第四一六章 建言献策式提醒(求推收) (第1/3页)

    视察完正在紧张施工的园区工地,亲赴沪上的牧山河,终于跟沪上的领导进行会晤。出于牧山河的要求,这则消息并未大肆张扬,却也有一些新闻在电视跟报纸上刊登。

    做为国家重点开发的项目,沪东新区去年刚成立不久,便开始满世界的招商引资。可很多应邀而来的外商,看到沪东与沪西的差距后,心里多少有点犯嘀咕。

    虽然同属一个城市,可沪西跟沪东的差距有多大,本地人心里都清楚。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,代表山神集团过来的林念佳,率先跟沪上签定投资协议。

    而且一出手,就决定投资两个亿,而且还是国家急需的美刀。真正令沪上政府高兴的,还是林念佳承诺过,加上后期工程建设等投资,总投资规模可能达到三四亿。

    如此大手笔的投资,无疑令沪上对新区的未来信心大振。更令他们意想不到的,还是在山神集团签定投资协议后,香城的苏氏船舶、洪氏建筑纷纷签定投资协议。

    那怕这些集团签定的投资协议不算多,但对沪上而言无疑开了一个好头。栽下梧桐树,引的凤凰来。有这些香城知名的富豪进驻,还怕后面引不来投资商吗?

    在跟当地领导会晤时,牧山河也很直接的道:“我知道诸位领导,都希望尽快将新区发展起来。只是在我看来,相比招商引资,诸位更应该注重对新区的规划。

    好的规划,会让你们在后期招商引资时,省去很多的麻烦,并且占据更多的主动。而不是听到有外商过来投资,你们就觉得必须留下,那样只会得不偿失。

    举个最简单的例子,我们集团在沪上要投资的工厂,是主营电子科技。如果旁边的土地,让一家化工厂买了去,他们在旁边建起化工厂,那我肯定会撤资。

    既然诸位领导想把新区,打造成沪上乃至全国最知名的工业新区,那么你们在邀请投资商时,也要关注他们投资的项目。重污染、高能耗的企业,我不建议引进。

    短时间,这些投资确实会给新区带来好处。但从长远来看,这种高污染企业的存在,反倒会令新区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