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二六章 试航只是第一步

    第五二六章 试航只是第一步 (第1/3页)

    当外界还在为此次大船出售而关注时,抵达二毛境内的牧山河,明面上却表现的很随意。没事时,就带着王建国等人,不时出现在二毛首府的大街小巷。

    身为老友的乌卡诺夫,有时也会亲自陪同,似乎是在考察二毛投资市场的节奏。只是面对日显萧条的市场,牧山河也终于明白,二毛为何会衰败的如此之快。

    准确的说,此时的二毛虽然跟北极熊完成了切割,甚至还获得丰厚的遗产。但产业经济转型,又岂是那么容易就能办到的呢?这个过程期,二毛必然需要经历。

    借着视察的机会,牧山河委托乌卡诺夫,帮忙联系二毛境内的一些机械加工厂,甚至于一些濒临关停的重工机械厂。由乌卡诺夫出面,洽谈相应的收购事宜。

    负责相关企业的权贵,原本希望牧山河能注资或者收购,但牧山河很直接的道:“就目前贵国境内的形势而言,这种投资我深表担忧,还是整体收购更为妥当。”

    虽然他知道,短时间二毛不会发生战争这样的事,但整体经济跟形势混乱,已然是谁也无法改变的情况。真要把资金投入到这些企业,那资金极有可能打水漂。

    如此情形下,他还不如把厂里的设备跟资料打包,直接运回国内另起炉灶来的强。至于说这个重工企业放在那里,出国之前牧山河已经有所准备。

    这个重工园区,牧山河已经决定放到省府那边去,做为给何义诚上任的贺礼。有了这份业绩,牧山河相信他在省里的工作,也会顺利的推行下去。

    再者,要论目前的工业基础,北方无疑也是重工业的基地所在。将园区创建在那里,招募技术工人这一块,相信会比南方更合适一些。

    最令各方惊讶的,还是牧山河抵达二毛这段时间,大量的商业船舶陆续抵达二毛港口。尽管这些船舶携带的货物,都是价格相对低廉的生活物资。

    可对如今的二毛而言,他们不缺工业物资,恰恰欠缺这些生活物资。而这些陆续运抵的生活物资,也开始经由乌卡诺夫投放到二毛的市场上。

    缓解通货膨胀的同时,也给现任政府缓解了执政压力。通过这一系列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