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四十一章 开花结果

    第四百四十一章 开花结果 (第1/3页)

    玄奘从小便在寺庙中长大,还经历了那兵荒马乱,人命如草芥的乱世。

    他看过很多有权有势的人,来寺庙中诉苦,也看过把仅剩的一点家财都奉献出来,只为下辈子能过得更好一些的穷苦百姓。

    而无论是什么样的人,什么样的身份,都因情而扩散,所求不可得,再由此生出各种烦恼。

    普渡众生,就是要断掉这些东西,让人们脱离种种苦难。

    玄奘一直以为,自己之所以渡化不了众生,一个是自身所学的东西不够究竟,乃是小乘佛法,只能自渡,无法渡人。

    另一个则是因为境界不够,愿力不够,感化不了别人。

    所以对于取经之行,他非常非常期待,并且视之为比生命还要重要的东西。

    直到遇见安柏,觉醒了前世的记忆。

    那些不为人知的阴暗算计,玄奘分不出真假,甚至连“我”这个存在,都开始产生了怀疑。

    金蝉子跟他说,佛之所以要渡世人,是想要世人供奉,是要抢夺香火,跟道门争夺天地的气运。

    在封神之前,佛名为西方教,是那位圣人门下的分支,与道门同根同源。

    所谓的救世,归根结底不过是一个噱头,西行更是一场瓜分蛋糕的行为而已。

    通过记忆,玄奘看到了灵山,那里的确是佛国,生存在其中的善男子善女子,也的确享受到了大自在。

    可与之相对的,是凡间犹如猪狗奴隶般的信徒。

    佛祖座下八部天龙,尸山骨海,怨气滔天。

    金蝉子告诉他,原来那所谓的极乐世界,根本就是一个谎言。

    玄奘很迷茫,他发自内心的不想去相信这些,可那些无比真实的记忆,却犹如烙印在脑海中,根本挥之不去。

    此刻或许是个好机会。

    “小僧自然不会忘记初心。”

    玄奘缓缓抬头,提出了自己的疑惑,“菩萨,小僧有一问,若有一妖,不杀生,不偷盗,不淫邪,庇护一方,只求借助香火修行,是否当诛?”

    良久的沉默后,佛音缓缓响起,“当诛,此乃妖言惑众,蒙骗世人之辈。”

    “小僧明白了。”

    玄奘长出了一口气,眼眸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