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一十八章 百次迭代

    第二百一十八章 百次迭代 (第1/3页)

    那颗小行星最长处有89公里,最宽处有40来公里,整体呈现出一个略微弯曲的弯钩形状。

    在伊塔人编制的星表之中,这颗小行星同样没有名字,仅有一个编号。

    不过韩阳自然不打算采取伊塔人的星表。他重新为这颗小行星编了号,称之为二号星。

    一号星自然就是玉神星了。

    先期发射的探测器已经表明,这颗小行星上储备有大约89吨的黄金,以及一些其余的珍稀资源。

    因为总储量较低,且品质较低,开采周期较长,较为困难的缘故,伊塔人,包括伊塔人降临之前的人类,都没有对它产生兴趣。

    但对于韩阳来说自然不一样。

    都沦落到要靠抢劫谷神星来获取补给了,就别嫌弃品相差储量低了,有的开采就不错了。

    再说不就是工业能力么?伊塔人嫌麻烦,我韩阳却最不缺工业能力。

    你们不要的,我要,你们开采不了的,我采!

    在这种情况之下,货运一号飞船直奔二号星而去。

    它具备0.8米每二次方秒的加速度。它将会以这个速度加速一个月时间,最高航速将达到每秒钟约2070公里,之后,它会立刻开始减速,等它速度降低到相对于那颗小行星仅有几十米每秒时,恰好可以到达那颗小行星附近。

    总航程两个月时间。

    至于返程,韩阳不打算让它直接返程。

    两个月时间一晃而过。猛烈的喷射之中,货运一号飞船悄悄停在了距离二号星几百万公里的地方。

    此刻还不能直接靠近它。因为二号星周边也有伊塔人的探测器。

    韩阳小心翼翼的操纵着货船之中的机器人,同样将一个大箱子推了出来,然后悄悄的向着它靠近,最终,如同玉神星之上那样,也将它罩了起来。

    如此,韩阳才大摇大摆,肆无忌惮的操纵着货运一号飞船泊入到了二号星的环绕轨道之中。

    接下来,就是开采了。

    同样在一处峡谷之中,韩阳直接操纵登陆飞船下去,运去了一批机器人以及一套核聚变反应堆装置,还有一批建材,开始了建造。

    有了能源,有了设施,建造进展的飞快。不过货运一号飞船并未在此停留等待,而是再度起航,前往三号星飞行而去。

    三号星要比二号星大一些,最长处达到了130公里。据前期探测,它上面有一些重稀土矿,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银矿、铜矿之类。

    银和铜没有金、镓之类的稀有元素那般稀缺,但也是韩阳较为缺少的。韩阳当然不肯放过。

    依样画葫芦,韩阳再次释放出大箱子罩住伊塔人的探测器,然后再度释放了一套核聚变装置和基地设施,再次离开。

    然后是四号星。在四号星这里,韩阳操纵着货运一号飞船多停留了一段时间。最主要因为货运一号飞船的聚变燃料耗尽了,必须要在这里得到补充。

    货运一号飞船的航线是提前规划好的,提前便定好了要在四号星停留。因为韩阳之前便探测到,四号星之上有较多的水冰。水冰多,氢元素就多。虽然大部分氢都是氕,但氘也总归会有一些,正好拿来作为聚变燃料。

    于是,四号星这里,除了核聚变电站、矿产冶炼基地之外,韩阳还额外多释放了一套电解氢及氘气提纯设施。

    四号星那黑灰色的大地之下,地洞之中,大量的坚硬水冰被采集了出来。

    没错,不管是二号三号还是四号星,韩阳都仍旧秉持着当初开发玉神星之时的理念,那便是,一切开采行动都必须要放在地下。所有的开采任务都必须要坚持最为严格的环保政策,绝不能改变星体的地貌环境。

    唯有如此,才足够安全。

    这些开采出来的水冰接下来就被核聚变电站的热量所融化——也算是正好为核聚变电站降了温,算是废热利用,之后,便是电解了。

    电解出的氕氘混合气体经过进一步的离心分离,较为纯净的氘气便生产了出来,灌注到了货运一号飞船之中。

    有了燃料补充,精疲力竭的货运一号飞船再度满血复活。

    留着四号星上的设施继续建造基地,搭建矿产冶炼工厂,货运一号飞船直奔最初的二号星。

    经过这段时间的等待,二号星那里基地已经建成,且已经开始进行矿产冶炼,现阶段已经产出了一些物资,正好让货运一号飞船带回去。

    一路奔波,终于到达。

    等它终于进入二号星环绕轨道的时候,登陆飞船也带着标准货箱来到了它身边。

    这一批物资总计5000吨的样子。其中黄金260公斤,铜料20余吨,锡100余吨,杂七杂八的,分成了60个货箱。

    货运一号飞船半载而回。

    而此刻,韩阳所制造的货运二号、三号、四号飞船也已经起航,踏上了造访这些小行星的旅途。

    它们满载着核聚变电站设备,以及各种工业设施,如同下蛋的母鸡一般,到达一颗小行星就释放一批物资,任凭它们在小行星上运转,然后立刻前往下一颗小行星,再度下蛋。

    一直到设备释放完毕,它们才会在最后一颗小行星那里取得一些燃料补给,然后返航。返航之时还会顺便将第一颗小行星已经产出的物资带回来。

    便在这种情况之下,大量的玉神星较为稀缺,或者极为紧缺的物资开始源源不断的向这里汇聚。

    韩阳的精神,便也愈发振奋了起来。

    “总算是有了稳定的物资获取渠道,不再完全指望内太阳系的物资补给了。限制我发挥的枷锁消失,终于能大干一场了。”

    玉神星周边的太空之中,一座又一座船坞出现,到了最后足足出现了五座。

    这些船坞专门用于建造各种不同吨位的货船。

    至于小型飞船或者战斗飞船,韩阳打算继续采取模块化的建造方式,暂时不造整船。

    如此,地面基地就可以完成制造,暂时用不到太空船坞。

    韩阳用了差不多两年时间,将原定的100艘货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