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四十九章 暴雨

    第一百四十九章 暴雨 (第1/3页)

    白日很快过去,夜渐渐深了。

    医官院的医官们都已睡下,林丹青下午随医正进宫去给贵人看脉,累了一天筋疲力竭,早早上榻休息去了。

    陆曈却睡不着,索性去药库里收拾方子。

    收拾完方子,仍旧没什么睡意,便在医书架上寻了本没看过的医籍,在桌前铺了纸笔抄抄医书。

    夜很静,院外只有低切虫鸣,药库里层层药架后,陆曈坐于矮几前,就着灯火抄书。

    “麦门冬、芍药、景天、鸭跖草,并主狂热……”

    “葶苈,卒发狂,白犬血丸服……”

    “犬……”

    笔尖一顿,她看着那个“犬”字,微微出神。

    白日里,少年怀里抱的四只小犬如毛茸茸汤团,她能感觉到手背触及它们皮毛的温暖,当它们懵懂探头来舔她的手时,总让她想起记忆中的另一双眼睛,澄明的、怯怯地,像两粒发亮的漆黑珍珠。

    她对段小宴说“我不喜欢狗”是假的。

    她也曾有过一只黑色的小犬,在很多年前。

    她叫它“乌云”。

    那大概是陆曈上落梅峰的第三年,或许更早,她也记不大太清。

    试药的日子多了,陆曈也渐渐适应了落梅峰上的日子。学会了储存食物,学会了在喝完芸娘给的汤药后把自己关在茅草屋中,学会了芸娘不在时,与孤灯相伴的夜晚。

    只是这样的日子未免乏味。

    于是不试药的时候,陆曈就偷偷翻看芸娘屋子里的书籍。

    她识字,父亲教她读过书,她从前也最不爱读书,然而在那时,却开始庆幸这地方还有如此多的书来供她打发时间,使得枯燥暗沉的日子不至于那么难熬。

    芸娘的书大多是医书药理,偶尔也有书史经纶。她照着自己采摘回来的药草一一比对,渐渐也学会辨认了一些。

    芸娘发现了她在偷看医书,但竟没有阻拦,任她翻阅,饶有兴致的模样。

    后来药草认识得差不多了,陆曈开始会一些简单的方子。芸娘给她试药完后,陆曈也会用山里有的药草给自己解解余毒,调养调养身子。

    那个时候,她是很高兴的,总觉得在山上的日子没有白费,渐渐地生出一种自己将来或许可以成为女大夫的错觉。

    再后来,陆曈就常常往茅草屋里捡一些动物。

    山间常有受伤的小兽,被捕兽夹夹伤的野猫、被狐狸咬断腿的兔子、不慎从巢穴摔下来的幼鸟……

    陆曈路上遇见了,就将它们带回去,待用药草治好了,再放回山中。

    慢慢地忙碌起来,竟不觉得孤独了,茅草屋恍惚成了间热闹医馆,她就是悬壶济世的坐馆大夫,那些被偶然救下来的小兽便成了前来治病的病患。

    苦中作乐起来,苦也成了甜。

    有一日,她在乱坟岗捡了一只野犬,应当甫出生不久,眼睛还未睁开。或许太过孱弱,雌犬带走了别的幼犬,唯独留下了这只。

    陆曈将这只幼犬带回了茅草屋。

    幼犬通体乌色,皮毛顺滑,陆曈咬着笔杆想了许久,给它取名叫“乌云”。

    “牛尾乌云泼浓墨,牛头风雨翩车轴……”

    这诗过去父亲常叫他们写来练字,陆曈最喜欢最后两句,叫“慌忙冒雨急渡溪,雨势骤晴山又绿。”

    她摸了摸乌云的头,悄声道:“遇上我是你幸运,也算是‘雨势骤晴’吧!”

    乌云很快长大了。

    小狗机警活泼,常伴她身侧,下山采摘药草的时候,会帮陆曈叼着采药的竹筐,白日里陆曈把自己的食物分给乌云一起吃,到了夜里,陆曈坐在灯下翻看医书时,乌云就趴在她脚下守夜。

    它是陆曈在山上唯一的伙伴,有时候陆曈看到小狗在日光下撒欢的模样,恍惚觉得自己也回到了常武县,在临河的堤坝上追逐蝴蝶。

    芸娘坐在树下的小桌前做药,一面若有所思地看着她。

    “你很喜欢这小狗啊。”

    陆曈搂着乌云的脖子,低低“嗯”了一声。

    她很喜欢这只小狗。

    它像老天爷送她的礼物。

    有一日清晨,陆曈一觉醒来,没瞧见乌云的影子。平日这个时辰,小狗早已来咬她的被角。

    她心中陡生不安,慌慌忙忙冲出屋子,最后在院子的角落看见了乌云。

    乌云躺在地上,瞧见它,费力睁开眼,呜咽了一声。

    陆曈扑到它身边,手足无措地想抱它起来。

    “别担心,我让它帮我试了一味新药。”

    芸娘从树下转出来,手里捧着只空碗,瞧着地上的陆曈笑吟吟开口:“还未取名字,成分是卷柏、女青、狼毒、鸢尾、砒石……”她说了很多。

    陆曈呆呆望着她,终于忍不住颤抖起来。

    砒石有毒。

    小狗是不能服用砒石的,何况乌云还不到半岁。

    芸娘说:“七日。”

    “……什么七日?”

    “你现在不是学了点医术么?你要是能在七日内替它解毒,它就能活。”

    妇人笑容温柔,带着点好奇的关切:“我已将此毒材料都告诉了你,小十七,别让我失望啊。”

    陆曈紧紧抱着怀中伙伴,脸色惨白。

    那是很短暂又很漫长的七日。

    每一刻都像是煎熬,她几乎不吃不睡,忘记了时日,翻遍了所有医书,只痛恨自己读过的药理为何不能再多一点,医术为何不能更精妙。她好像成了一个废物,从前引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