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九章 修运

    第二十九章 修运 (第2/3页)

   “那你儒家有何神通?能与道家并列?”陆玄还是有些不信。

    “此事倒也不算什么秘密,也只有伱这乡野村夫,才不知儒家高妙。”李惜年不屑道。

    “若儒家都是如你这般,他也活该没落。”陆玄最看不惯的就是这种,直接怼道:“按你所说,儒家根本就是民意,民是什么?不就是我这种你口中的乡野村夫?我们确实不知道儒家为何物,见识不多,但因此就该被鄙夷?你这就相当于端起碗吃饭,边吃还边骂厨子,儒家高傲的底气,不该是那些组成国运的万千百姓么?”

    “井底之蛙不是我们想做井底之蛙,而是我们世世代代就住在井底,朝廷的法度根本就没让我们有看外面天空的机会。”

    李惜年哑口无言。

    “继续说儒家吧。”李惜年沉默片刻后,不想跟陆玄探讨这个话题,开始给陆玄科普儒家体系的厉害。

    “儒家第九品修身境,与道家的淬体、武者的后天一样,都是对身体的打熬不同的是,儒家打熬身体,靠的是养气,书中有智慧,书中亦有神力,常与先贤共鸣,久而久之,胸中自有一股气,这股气会改善体质,是为修身,同时修身修的也是自身德行,是儒家之基。”

    “八品开窍,与武者的天门不同,儒家开的是智慧之窍,不假外力,若能找到,便可耳聪目明,过目不忘,虽无神异,但智慧已远超常人。”

    “七品书海,有开窍的加持,读书破万卷将不是难事,书乃先贤智慧所留,其中自有伟力,徜徉书海,久而久之,胸中那股气将开始显化,虽无威力,然书海境儒修已可明天地万法。”

    “六品儒生境,大多数朝廷官员都在这个境界,与书海境不同的是,儒生胸中已开始养出浩然正气,浩然正气与武者真气、道家真元不同,乃通过言语而出,这个境界,可以通过言语来为自身或他人施加一些状态,比如身轻如燕,经浩然正气发出后,可令受术者身体轻盈,力大无穷,厉害的儒生能让人力量在一段时间内提升两倍。”

    “没有副作用?”陆玄诧异的看向李惜年。

    “若作用于儒生,消耗的是浩然正气,但若作用于他人,除了浩然正气之外,受术者本身也会消耗大量精气,若用的太过,可能会损耗寿元,不过若是同境界修士,影响不会太大。”李惜年理所当然道。

    原来是个垃圾辅助。

    陆玄点点头,示意继续,反正到儒生这里,基本没什么特别厉害的地方。

    “五品功名境,可以调动国运御敌,浩然正气也可有多番显化,琴棋书画,诗词歌赋,皆可为兵器,比如当日老夫若在城头说一句一剑可斩百万师,尔等便烟消云散,有一城气运在侧,手持官印的话,便是那张玉清亲至,也奈何不得老夫。”

    “至于四品德行,这个境界对儒家来说最是艰难。”李惜年叹了口气。

    “难在何处?”陆玄听的津津有味,见他不说话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