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八章 大厦将倾

    第二十八章 大厦将倾 (第2/3页)

知何时已经变得让他有些不认识了。

    “陛下,李大人还在宫外等着呢?”曹敬忠静静的等待姬宫发泄完情绪后,轻声低语道。

    姬宫有些无力的坐在自己的座椅上,摆摆手道:“请他进来吧。”

    “是~”

    曹敬忠应了一声,躬身退走,不一会儿便带着李惜年进来。

    “臣,李惜年参见陛下!”李惜年看着满脸颓废的姬宫,心中暗暗一叹,如今这江山重担,放在一个十三岁的孩子肩上,对他来说,太过残忍,不过这也是每个帝王都需要经历的事情。

    “爱卿不必多礼。”姬宫叹了口气,看着李惜年道:“爱卿也是为云州之事而来?”

    “不是。”李惜年摇了摇头。

    出兵之前,李惜年曾建议姬宫在这个时候不要轻起刀兵,这是赌运之战,赢了虽能缓解压力,但诸侯割据之势已成,于大局而言,并没有太大作用,但若输了,对朝廷的打击是毁灭性的。

    这次云州之战可不只是败了一场仗那么简单,败仗固然有损军威,但最多也就是被士子们骂一骂,最致命的还是尹正和池恩的倒戈。

    边军三大将是大乾的铁壁,尤其是尹正,号称大乾战神,是军中的擎天柱,也是大乾皇室如今还能威慑九州的依仗,如今,这依仗倒戈了,对军心士气的打击还在其次,最重要的是,经此一事,那些割地的诸侯对皇室的敬畏也会进一步削弱。

    接下来会发生什么,李惜年几乎想得到,大乾九州会形成大小不一的割据势力,对朝廷不再尊奉,而天都失去九州供养,也会逐渐衰竭。

    甚至不用发动什么政变,这大乾朝廷都会名存实亡,朝廷输不起。

    可惜,当时的姬宫只看到这一仗胜利后带来的利益,却未曾考虑失败后要承担的后果,而满朝上下对归一教过于轻视,对此战也太过乐观,看起来上下一心,实际上根本没人在意输了之后的后果。

    “难得,爱卿竟不是来嘲讽朕的。”姬宫苦笑道,他叔父也就是太学院院主姬平昨日才来过,别的没说,但对姬宫的埋怨是真的。

    “臣不敢。”李惜年抱拳道。

    “说吧,何事?”姬宫振作了一下精神,看着李惜年笑道。

    “六部不少官员纷纷请辞。”李惜年一挥手,一大堆奏折出现在桌案上,基本都是各级官员的请辞信,上到谢尧、慕容成、崔进元这些已经放权的三公,下到六部属官,光是这些请辞的官员,如果都一口气应了,下次早朝,朝堂估计会空出一大片。

    当然,最重要的还是朝廷运转会出现严重的问题。

    “果然,爱卿过来,就不会有好事发生。”姬宫苦涩道。

    “虽然陛下不想听,不过这些事还是要让陛下知晓,这些官员一旦离开,朝廷运转会更加困难。”李惜年躬身道。

    “爱卿乃海内名儒,不知可有良策教朕?”姬宫看着李惜年问道。

    李惜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