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一章 屯田制和科举制

    第二十一章 屯田制和科举制 (第1/3页)

    “荀大人,我有几件事情想跟你商量一下。”郭明眸子低垂着说道。

    “但说无妨。”荀彧挥手示意郭明尽情说出。

    “荀大人,通过这次的动乱你也看出来了,粮食的问题很严重啊。如果粮食够吃的话,那么便不会有黄巾之乱了,人为财死,鸟为食亡?其实不然。”

    “对啊,所以你是有了解决的办法了吗?”荀彧盯着郭明的眸子,笑着问道。

    “我想设立屯田的制度。”

    “仔细说来听听。”荀彧喝了一口茶淡淡的说道。

    “先前,我们在收编青州兵的时候,百万人口,绝大多数都是妇孺和老弱病残。而他们人数众多,都被任命前去种田。但地却没有这么多。”

    “所以,你想怎么解决呢?”

    “连年战乱,人口锐减,致使田地无主,进而荒芜。其次,虽然人数众多,但农具却是稀少,无法供应。”

    郭明顿了顿,喝了一口茶润润嗓子继续说道:“我们要在这些流民之中,选取一部分人,学习农具的打造。”

    “从而确保生产的需要,再让他们去开垦荒地,所开垦荒地都归属于他们自己,而我们只收取一部分的粮食。”

    “那么开垦荒地的速度、粮食的产量、生产的积极性都会有着很大的提升。”

    荀彧听后,连连点头表示赞同。

    而接下来郭明的一番话,却让荀彧有些犯难。

    因为郭明想要将颍川派的士族,将自己广大的土地分给家中的部曲、奴仆,并要求释放奴婢,让其归乡成家。

    郭明心中也明白,世家大族们之所以能够在乱世之中有着话语权,正是因为有着广大的田地,形成所谓的庄园经济。所以才会有着部曲等一系列的武装。

    而这么做,无异于自残一条手臂,但大敌当得以大局为重。

    郭明看着荀彧那一副为难的模样,便继续劝说道:“荀大人,你想啊,咱们给了他们土地,那他们肯定会更加愿意为我们卖命,那么部曲的战斗力也会直线上升的。”

    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