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十章 素材这不就来了?

    第七十章 素材这不就来了? (第1/3页)

    说混京圈只是姜玉楼的一个笑话,现在是什么时代,还没有京圈这个概念呢。

    比如说王烁,他还没有九几年那么牛叉,大院子弟的关系网是有的,但是国内却也没有娱乐圈的概念。

    相反,等他成名了,想要结识他的人能排一条街。

    姜玉楼之所以坐在这里,还是看在卫国平的面子上。

    否则的话,他和刘所拉,王烁等人暂时也没有交集,犯不着凑在一起。

    不过好在这批人目前也没什么坏心思,加上都喜欢文学,倒也能聊在一起。

    也不知道是谁起的话题,突然聊到了个子的父辈。

    刘所拉对自己的家庭倒是聊得不多,反而王烁倒没什么顾虑,很喜欢这个话题。

    “老头是45年参军的,也许他天生对数字敏感,参军后有部队的干部发现了他的才能,就调到了电讯处,做的就是侦听破译敌电的工作。也是老头的运气,很快解放战争爆发,老头破译的电码派上了大用场,立了许多功劳。后来解放了,又是上军校,又是留校任教,仕途也算顺遂。”

    他口中的老头子,自然是他的父亲,老一辈的革命军人。

    王烁的朋友不知道听他说了多少回,对他的故事并不感兴趣。

    可是姜玉楼是第一次听,却觉得分外新奇。

    尤其是在电讯处侦听破译敌电的工作,更是让他眼前一亮。

    自从《黄土地》创作完毕,他一直没有想好第三部作品写什么。没想到今天不仅认识了王烁他们,还在王烁的故事中得到了写作灵感。

    后世,关于窃听,电码破译的电影小说有不少,有名的如国外电影《窃听风暴》,国内的也有《窃听风云》《听风者》《风声》等,小说就更多了,如《风声》和《暗算》等。

    《窃听风暴》讲的是民主德国的故事,虽然同是共产主义大家庭的一员,但是外国人的故事还是会让国内的读者产生疏离感。

    《风声》和《暗算》就不同了,讲述的都是我军特工人员为了祖国和人民不惜牺牲生命的故事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