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十一章 现场作诗

    第八十一章 现场作诗 (第1/3页)

    师生两人算是打开了话匣子。

    聊了一会儿后,季正怀进入了正题。

    “玉楼,今天叫你过来,除了想看看最近大出风头的情诗王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外,还有一个目的,就是给你介绍一位客人。”

    “客人?”

    姜玉楼来之前心中就有种明悟,现在季正怀说出来后,更加确定了自己的猜测。

    季正怀道:“没错,是《诗刊》的编辑想要见见你。”

    “《诗刊》?”

    由于《见或不见》风靡全国,而借着这股浪潮,有人盯上了姜玉楼。

    对方倒不是什么坏人,同样是文学杂志社。

    但是这家杂志社非常不得了,是国内的作家协会主管,诗刊社编辑出版的全国唯一的中央级诗歌刊物。

    这家杂志就是《诗刊》!

    要说名头,大家一听,就觉得牛,可是当你知道在《诗刊》上发表过的诗人作家,那就更得竖起大拇指了。

    《诗刊》自从57年创刊后,国家级领导人先后在上面发表过诗作。

    文化界也有郭、周、杨、李等人发表过作品。

    可以说,能在《诗刊》上发表作品的诗人,都是得到审查和认可的。

    季正怀道:“没错,有什么疑问,到时候你们见面聊吧。”

    过了一阵,一个自称诗刊杂志社编辑的林姓中年人进了办公室。

    见到诗刊社编辑的时候,姜玉楼都是一阵受宠若惊。

    互相介绍过后,姜玉楼开门见山道:“林编辑,不知道贵杂志社找我是有什么事?”

    林编辑诚恳地回答道:“是这样的姜同志,我们杂志社派我过来的目的只有一个,那就是邀诗。”

    “邀诗?”

    “没错,姜同志的诗成了一股潮流,社里欢迎像姜同志这样的诗人在诗刊发表作品。”

    “能在《诗刊》发表作品是本人的荣幸,只是我和延河文学合作得很愉快。”

    这已经相当于婉拒了。

    不是他不想继续发表诗歌了,而是在这个稿酬还未改革的年代发表诗歌其实是很亏的。

    即使是延河文学支付的算是业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