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三十七章 买房还要找关系的年代

    第一百三十七章 买房还要找关系的年代 (第1/3页)

    也是卫国平合该有此一“劫”,谁让他老是吹家里能量大,有什么事都可以找他帮忙。

    狂到没边了!

    否则姜玉楼还真不一定找他,找所拉姐说不定更好。

    这事儿他特地嘱咐卫国平抓紧点时间,第一学期就快结束了,一放寒假他还要回家,可没多少时间能耽误的。

    时间紧,加上想以最快的速度把家里人接到燕京住,他还真挺急切的。

    但他冷静下来想想,买四合院这事还是急不来,谁让现在没有房产中介呢?

    想要买到好房子,还是得靠熟人的关系。

    他现在手里有两个小钱,一般的房子他还真看不上。最好就是那种独门独户的,少了扯皮的功夫。最好呢,还是城西的房子,其次呢,是城东的房子。至于城北和城南的房子,他还真看不上。

    燕京有句老话,“东富西贵南贫北贱”,指的是旧时北京东城、西城,多居住的达官显贵、商贾富贵人家;南城和北城的居民中工人、贩夫走卒和普通百姓居多。

    贵人多住在西城,而仓库皆在东城。

    例如西城区的恭王府,群王府、贝子府都在这儿扎堆地位尊崇,所以说“西城贵”。

    东城区有禄米仓、海运仓、南新仓等,由于仓库的大量聚集,东城也成为了京城的金融中心。

    旧时,东四一块向来是南来北往货物的集散地,这里人烟稠密,商业活跃,从而催生了钱庄、票号等产业。当时享誉京城的“四大恒”钱庄,均是坐落于东城。

    除此之外,建国后许多名人故居都在东城区。

    “南贫”指的是南城多是“贫民”,也就是一些以出苦力为生的老百姓。

    按照穷人互帮互助的传统来说,南城也是北京城最有人情味儿的地方。各种老字号、少数民族聚集地、天桥,其实就都位于南城带。

    而“北贱线”则是指北城区内,居住的都是社会地位比较低的人。北城的前门大街上总是熙熙攘攘,因为挤满了混口饭吃的老百姓。

    当地还有大家熟知的“八大胡同”,古人的心目中都属于低贱的行业,茶馆双院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