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零二章 收古董

    第二百零二章 收古董 (第1/3页)

    “胡同是燕京人的根儿,是燕京人最深的记忆!”

    在燕京流传着这么一句俗语,“著名的胡同三千六,没名的胡同赛牛毛”,它们围绕在紫禁城周围,犹如一座座民俗风情博物馆,展现着燕京普通老百姓的生活,也记录着燕京的历史变迁。

    从煤市街往西有条两百来米的胡同,叫取灯胡同,便是其中之一。

    取灯在燕京话中有多种解释,其中有火柴(洋火)的意思,也有取灯(笼)的意思,原称取镫胡同。

    取灯胡同是最原始火柴的发源地,当年燕京城内有专门以取灯儿为业的人,生产贩卖的人多了起来之后,便形成一个聚集商圈,于是就干脆取名为“取灯儿胡同”了。

    取灯胡同里的四合院,从外观看,一水儿的灰墙灰瓦,干净整洁。胡同里的街门也极为讲究,一户人家的门可以透露很多信息。

    周六这天,姜援朝骑着一辆三轮,从外面的尘俗中闯了进来,穿着绿色的长袖外套,踩着一双解放鞋,手里拿着不知哪里搞来的二手大喇叭,不时喊上一句:

    “收旧家具,旧瓷器,旧邮票,各色老古式!”

    就这一嗓子,他喊得也不大气,反而显得有些心虚。

    也是,搁几个月前,他连燕京的平头老百姓都算不上,充其量是个泥腿子,如今沾了弟弟的光,搬到了燕京不说,还住上了想都不敢想的四合院,这日子就跟做梦一样。

    如今虽然有心帮弟弟忙,又听了那个马大个的话,骑着破三轮,满燕京走街串巷的收古董。

    哦,马大个不让叫古董,问了就说是收旧货的。

    听着就跟平日里在胡同里听过的收破烂的也差不了多少,可他还是莫名的心虚。

    虽然马大个也说了,即使收错了也赔不了多少钱,但他还是担心啊。

    不过,为了提高成功率,他也不是哪里都去的。

    毕竟有马嘟嘟这个本地人,他也学了些通过房门辨别穷富的本事。

    比如他左手边的这座四合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