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6章 战云再起

    第136章 战云再起 (第2/3页)

却只以为是李鬼一伙人的共同功劳,别人告诉他,是李鬼一个人干的,他也坚决不信。

    众臣知道他的态度,事后的大理寺血案,便把责任都丢给了李鬼一伙儿,为了削弱李鬼本人的影响力,甚至把逃走的、战死的那些钦犯,也都算了进去。

    这样一看,李鬼一伙儿丢下了几十名同党的尸体,仓皇逃窜,是不是就好听多了?

    百多人合力杀死千多禁军,虽然依旧难听了点,但已经容易被官家接受了,毕竟那些死掉的钦犯都是些武将出身,以一当十很合理吧?

    不得不说,当官的都很擅长揣摩上意,宋徽宗果然信了。

    也正因为如此,对于大名府的战损比例,赵佶就分外的无法接受。

    在他看来,这个数据肯定是有问题,必定是地方的武将趁此机会,将吃空饷的士兵给报了战损,再从朝廷这里骗一笔钱出去。

    那战死的将领,必定是酒囊饭袋,围剿十几个贼人,居然把命搭进去了,可见无能之极。

    于是在宋徽宗的坚持之下,把所有战损士兵的数量,都按两成发放抚恤。

    在他看来,十几个贼人,能杀死两三百士卒,已经非常了不起了,至于什么被偷袭导致炸营,什么自相践踏,都是胡扯,全都是编出来骗他的。

    没有派人下去详细调查,仔细追究那些人的欺君之罪,已经是他仁善了。

    那些战死的蠢货,他也不再追究,但是那些活着还谎报军情的货色,还是要彻底从军队之中剔除掉才行。

    大名府乃是东京在北面的屏障,可不能让一群尸位素餐的货色占据这等重要位置。

    官家既然有这个意思,兵部当然就受命开始进行处理,可是一追究下去,才发现,大名府留守是蔡太师的女婿,高唐州的知州是高太尉的叔伯兄弟,这可怎么处理?

    哎,总有那没关系的!

    比如这东昌府的虎骑,叫做张清的,自家军队被偷袭炸营了,损失惨重,现今手下无兵无将,收拾掉了也无妨。

    好,就你了!

    败战将不死,革职拿问,刺配江州!

    处理完大名府的后续事务之后,朝堂之上又开始考虑这李鬼的问题了。

    这贼人胆敢行刺皇帝,还成功在大理寺天牢之中救走了钦犯,又过五关斩六将闯出了大名府军队的包围圈,这一桩桩一件件,简直就是在疯狂打朝廷的脸面。

    最让朝堂之上无法忍受的,其实还是这厮在民间的风评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