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3章 新的赛道,王老板彻底暴露

    第103章 新的赛道,王老板彻底暴露 (第1/3页)

    半导体行业很是复杂,上下游产业链太多。

    幸好除了光刻机之外,其他产业链没有那么高的技术壁垒,国内企业都能突破。

    真正卡脖子的,就是光刻机!

    2011年全球主流的光刻机,还是第五代光刻机,ArFi(浸润式光刻机)。

    主流的芯片还是32nm,45nm。

    还未发布的小米一代,用的就是高通45nm,导致发热严重。

    而国内则处于第四代光刻机ArF的研发。

    实际上,魔都微电子在2007年,就造出四代光刻机样机。

    奈何部分元器件被西方封锁禁运,无法量产,国产也做不到。

    直到九年后,2016年国产元器件全面突破,才实现四代光刻机量产!

    也是这一年,阿斯麦量产了第六代光刻机——EUV光刻机。

    若是在2011年官方就大力发展光刻机上下游产业链,第四代光刻机说不定能提前几年量产。

    第五代光刻机,也有希望能提前问世好多年!

    第五代光刻机做到极致,可以生产7nm芯片,足够满足未来十多年的需求。

    若真实现量产,再加上中芯国际造芯片的工艺。

    王逸做手机,几年后,实力强了,研发设计个芯片,再让中芯国际代工生产。

    像华为一样被卡脖子的事,也就不用担心了。

    王逸打定主意,把美柚做大做强,增加自己说话的份量,去游说北航、中科等名校校长、院士联名提议!

    美柚一亿营收不够份量,那就十亿营收!

    十亿营收不够份量,那就百亿营收!

    王逸也知道这条路不好走,但总有人要去努力,去尝试!

    否则被封锁、限制的那一天,谁都不无辜。

    若是事成,王逸也会投些资金,做点贡献。

    当然不会把所有钱,全部梭哈光刻机。

    倒是可以提供很多有价值的建议。

    作为重生者,光刻机技术王逸知道的不多,但是新闻看多了。

    知道下一代光刻机的发展方向,是EUV光刻机!

    知道阿斯麦EUV光刻机,五年后能够成功!

    知道魔都微电子、中科光电所、吉春光机所,是解决第四、五代国产光刻机的关键!

    这些信息,都能让国产光刻机的研发,少走很多弯路!

    也知道欧美为了打压霓虹半导体,全力扶持阿斯麦成为光刻机霸主。

    而霓虹半导体则被打压的全面衰落,最后彻底放弃高端市场。

    这种局面下,若是拿出足够的利益,霓虹国方面的光刻机巨头尼康、佳能,未必不会透露点关键的核心技术。

    毕竟他们都要被干死了,留着技术不如换成钱,还能恶心一把欧美、阿斯麦!

    当然,若是对方不答应也没事。

    没有固若金汤的堡垒,大可以砸钱收买尼康、佳能的专家,甚至阿斯麦的专家,获取部分核心技术!

    叛徒这种东西,哪里都有!

    只要脑子够活,办法总比困难多。

    当然,这事不能王逸亲自出手,得找个白手套去做。

    光刻机、半导体需要举国之力,主要交给官方去做,王逸做点贡献就行。

    倒是手机方面,王逸打算几个月后,亲自下场!

    2011年重生,互联网的风口已经被瓜分干净,王逸能把握的,只有刚起步的移动互联网!

    而移动互联网的基础,就是智能手机!准确说,是物美价廉的国产智能手机。

    现在智能手机用户太少,王逸当下做电商,后续做手游,都会受到智能手机用户数量的限制。

    换句话说,当下智能手机用户数量,限制了王逸产业发展的上限!

    想要突破这一点,王逸只能亲自下场,做智能手机!

    尽快把智能手机用户规模做大,他的美柚电商、后续的手游等等,才能发展得更好。

    而且手机这领域,属于前者吃肉,后者喝汤,再后者只能闻味。

    像是小米,入行早,一路迅速做大。

    而后来的360、锤子、乐视等等,晚了几年,全部亏损严重,惨淡收场……

    只是要做手机,至少得数亿启动资金,现在王逸没那么多钱。

    不过接下来美柚实体店铺开,代言人爆红,美柚做大,半年时间赚个大几亿,还是问题不大的。

    至于说王逸不懂手机,这同样不是问题。

    2011年国产智能手机刚起步,除了魅族有M8、M9的经验,其他的品牌都不懂智能手机!

    而王逸作为重生者,数码迷,对手机的了解远超过当世所有人。

    小到哪一款处理器会翻车,哪款屏幕有问题,大到智能手机的演进发展史,王逸都一清二楚。

    说白了,小米、OV做手机,是闭卷考试,摸着石头过河。

    王逸做手机,就是开卷考试!

    这就是王逸最大的资本。

    当然,前几代手机,王逸也会像其他国产手机一样:

    用高通、三星的芯片,三星、夏普、JDI的屏幕,索尼的电池,安卓系统……

    先买办起家,赚了钱同步搞研发,布局、投资自己的产业链。

    若是一上来就什么都自研自产,这不现实,完全不现实。

    等过几年,自身实力强了,自己的产业链成熟了,逐步取代进口,从买办转变成自研自产!

    届时,系统,王逸可以自己做。

    屏幕、电池,用自己投资、收购的国产供应商。

    处理器,可以自己研发设计。至于量产,就得找中芯国际代工了,就得看官方光刻机有没有突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