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9章:半年后!新军已成!命运时刻

    第99章:半年后!新军已成!命运时刻 (第1/3页)

    新军兵变,传遍了整个直隶,传遍了京师。

    所有人都在等待皇帝的旨意。

    闹得这么大,会是如何处置?

    苏曳降职?所有参加兵变者,全部处死?

    但是,整整过了十天,皇帝依旧没有任何旨意。

    过了半个月,皇帝还是没有旨意。

    等过了十九天,新军营地里面的霍乱已经基本上全部平息之后。

    皇帝的旨意来了。

    “奉天承运皇帝召曰,伯彦讷谟祜如期完成募兵差使,朕心甚慰,晋升为一等侍卫,即日回京,钦此!”

    伯彦一愕,目光露出一丝痛苦,然后拜下道:“奴才谢主隆恩,万岁万岁万万岁!”

    皇帝终究还是将他调走了。

    “苏曳接旨!”

    苏曳上前跪下行礼。

    “奉天承运皇帝诏曰,责令苏曳全权掌管新军,加天津道四品道员,几日之后,便补充军费二十万两,钦此!”

    “臣谢主隆恩,万岁万岁万万岁!”

    顿时,身后传来新军的欢呼声。

    “翼帅威武!”

    “翼帅万胜!”

    “皇上万岁!”

    这两份圣旨的到来,代表着新军的内斗正式结束。

    苏曳大获全胜,伯彦败走,而他招募的新军将士,也为苏曳做了嫁衣。

    这一场持续了几个月的斗争,终于结束了。

    新军先后死了四百多人,天津绿营死了上百人。

    一个亲王之子的败走,一个二品大员的惨死。

    最最重要的是关于哗变士兵的处置,圣旨上只字不提。

    不杀一人。

    不处置一人。

    连带头兵变的林厉,都没有受到任何处置。

    苏曳内心一声叹息,他心中知道,至少在这一刻,他的圣眷已经用完了。

    而且,也不是说这场兵变就这么过去了,绝对不是的。

    皇帝没有说要处置,但也没有说不处置。

    也就是说搁置!

    达摩斯之剑始终悬在头顶,随时都会落下。

    等到新军练成之后,如果获得巨大战果,那这场兵变就揭过不谈。

    而如果新军练成之后,结果就那么回事,根本就不是什么强军,而是和其他军队没有区别。

    真正上战场后,没有立下大功。

    那么……新账旧账一起算,就不是处死所有兵变士兵那么简单了。

    皇帝会觉得自己受到了欺骗,所有的付出都喂了狗。

    大致参照袁崇焕的五年平辽。

    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    苏曳和伯彦告辞,摆了一场简单的酒。

    “你赢了……”伯彦朝着苏曳举杯。

    苏曳摇头,然后举杯饮酒。

    内斗的结果,太惨烈了。

    苏曳忍不住道:“伯彦,你夺权手段,不该如此激烈的。若是你缓和一些,不必走到这一步。”

    伯彦道:“我激烈,伱难道不激烈吗?”

    “苏曳,我从一开始来,确实就给你下绊子,但这在军中,官场中是极其常见的。”伯彦道:“谁都要忍气吞声的,忍一忍就过去了,谁像你这样,直接拔刀杀人的?”

    还真是如此。

    官场之中,互相使绊子的情况多了,苏曳第一天进军营受的那点气又算得了什么?

    结果,苏曳一刀斩杀了直隶总督的管家。

    顿时,瞬间一切激化了。

    斗争直接从阴柔,转变得无比激烈,最后死了几百个人,死了一个二品大员作为收场。

    苏曳道:“伯彦,我当然知道我那一刀斩下去,就直接激化了矛盾,但是我那一刀不斩行吗?不斩这新军练得起来吗?不斩,这新军和其他军队,还有什么区别吗?”

    有的事情能忍,有些事情却不能忍。

    苏曳道:“张玉钊和我私人矛盾如此激烈,我都忍了,没有报复。直到他出手抢了我的枪炮军火,我才出手杀他。”

    “所以,私人矛盾我能忍,但是公事,我不能忍!”

    “时不我待,我没有精力把时间浪费在这种没有意义的争斗上。”

    伯彦道:“你却一下子把圣眷用得干干净净了,这值得吗?”

    苏曳没有再说话,当然值得的。

    他又不是为了升官发财,他所做的一切,就是为了谋权篡位,为国改命。

    时间已经很紧迫了。

    几个月后,江北大营就要被破了。

    再过几个月,天京事变就要爆发。

    年底,第二次鸦片战争就要开始了。

    一环扣着一环,每一个节点都对苏曳无比重要。

    错过任何一步,影响都非常巨大。

    所以,苏曳哪里有时间去浪费,还在这里跟你明争暗斗?

    只不过对方哪里知道这些,话不投机半句多。

    圣眷用完了,再赚就是了。

    伯彦道:“你可知道,皇上为何孤注一掷,彻底支持你吗?”

    这一次,皇帝确实称得上是孤注一掷了。

    调走伯彦,让苏曳独掌新军。对兵变士兵,暂时搁置。

    补足二十万两银子。

    这绝不单纯是圣眷了,此时的皇帝更像是一个赌徒。

    之前已经付出这么多了,沉没成本太高了,那就一定要赢,所以只能追加付出,任何影响赢的干扰因素,全部都要搬开。

    皇帝肯定想了很久很久,最终才做的这个决定。

    伯彦道:“所以,你输不起了。”

    何止是苏曳输不起,皇帝也有点输不起。

    次日,伯彦带着仅有的几个人,离开新军,返回京城。

    至此,整个新军只有唯一的领袖。

    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    兆布跪在苏曳的面前,一动不动。

    “翼帅,我的父亲在最后关头,用尽了他所有的勇气,还有他的性命,给我们家族保留了最后一丝希望。”

    “父亲和我们,都绝了在八旗那边的道路,我只能跟您了。”

    “翼帅,我现在跟您,还来得及吗?您还要收我吗?”

    苏曳朝着兆布伸出手道:“收!”

    兆布叩首道:“从今以后,兆布对翼帅马首是瞻。”

    苏曳道:“那就今后,在事上见吧!”

    兆布起身道:“那卑职出去了。”

    兆布走了之后,苏曳站在原地,深深吸了一口气,闭上眼睛,开始酝酿。

    等到他睁开眼睛的时候,李岐递过来军帽。

    苏曳戴上,然后推门而出!

    外面,一千九百名新军,整整齐齐站在哪里。

    原本两千三百名左右的新军,触犯军法被斩杀了二百,霍乱又死了二百。

    如今,就剩下一千九。

    但是,这一切都是值得的。

    这一千九百人,再无满汉之分,团结一心,心藏火焰。

    当苏曳出现之后,所有目光都望向了他。

    无限的敬畏,无限的爱戴和仰慕。

    行军法,让所有新军产生敬畏。一场霍乱,让苏曳收获了所有人的爱戴。

    “过去几个月,发生了很多事,死了很多人。”

    “这一场兵变,皇上暂时没有处置任何一个人。”

    “科尔沁亲王长子伯彦,被调走了。”

    “新军协办大臣兆麟,自杀了。”

    “这是天大的恩情,但也是天大的压力!”

    “我们站在了悬崖之上!”

    “前面是刀山火海,背后是万丈深渊。”

    “八旗在看着我们,绿营在看着我们,皇上在看着我们!”

    “我们已经没有了退路,后退半步,就是粉身碎骨。”

    “唯有前进,前进,前进!”

    “唯有强大,强大,强大!”

    “几个月后,我们就会正式成军。”

    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