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2章:曾国藩下台!苏曳大局!

    第132章:曾国藩下台!苏曳大局! (第1/3页)

    历史上的曾国藩,此时正在江西瑞州大营,正在受江西官僚的窝囊气。而石达开在江西连战连捷,已经包围南昌。

    而另外一边的胡林翼,刚刚收复了武昌城,成为了湖北巡抚,一时间春风得意,把曾国藩衬托得黯然失意。

    原本曾国藩稳稳的湘军一把手地位,竟然变得模糊了,胡林翼隐隐有凌驾其上的意思。

    紧接着,三月份的时候,曾国藩收到其父去世的消息。看着之前的部下高升,自己又被江西官僚排挤,曾国藩直接怒了,直接撂挑子走人。

    完全不管前线军情十万火急,他直接跑路了,差点把咸丰皇帝气翻天。

    而在这个世界,曾国藩境遇要好得多。

    因为两三年前就拿到了湖北巡抚的位置,而好兄弟胡林翼也一直甘居其下,九江战败之后又稳扎稳打,发展壮大,如今兵强马壮,还把江西巡抚赶下台。

    如今收复武昌,收复湖北全境的首功也是他曾国藩。

    所以,此时的曾国藩可是比历史上春风得意太多了,简直是高光时刻。

    结果……此人还是做出了差不多的选择。

    艹!

    老子不干了。

    历史上,他受不了那些江西官僚的窝囊气。

    在这个世界,他不愿意受苏曳的窝囊气。

    直接辞官!

    咸丰皇帝不但惊呆了,而且整个人彻底愤怒。

    你……你什么意思?

    欺负我年轻吗?

    就因为这么一件小事,你就口口声声要辞官?

    伱莫非以为,我大清还少不了你一个曾国藩吗?

    一时间,咸丰皇帝几乎恨不得直接答应。

    朕接受了!

    你辞好了。

    但是,仅存的理智告诉咸丰皇帝,不能这样。

    从某种角度,也算是自己出尔反尔在先。军机处那边已经通过了,自己也允许了,让胡林翼做江西巡抚,沈葆桢做江西布政使。

    结果因为苏曳很横插一杆子,使得这件大事被卡了。

    他这个皇帝本来想要给帮苏曳出这口气,结果没想到竟然演变成这个局面。

    曾国藩竟然辞官,把他这个皇帝架在上面了。

    顿时间,皇帝内心隐隐有些觉得苏曳横生枝节。

    但是某种程度上,苏曳也没有错啊。

    他说他要做九江知府,江西按察使,也是为了他皇帝啊,就是要在江西插入一个钉子,不能让湘军完全做大。

    苏曳这也是忠心啊。

    皇帝上前搀扶曾国藩道:“爱卿何必说这种负气之话?苏曳那边年轻气盛,你要多担待,朕帮你责备他。”

    皇帝几乎是用了所有的理智,才说出这句话。

    曾国藩没有再说过激的言语,直接告辞离开。

    算是不欢而散。

    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    曾国藩辞官了?

    这个消息传遍了整个京城官场。

    然后,几乎大多数人都进入吃瓜状态。

    文庆、肃顺等人一直以来,都是支持湘军的,也收了湘军天大的好处。

    但对于其他官员,对曾国藩也没有什么好感。

    苏曳牛逼啊,竟然把湘军主帅,拥有第一实权的封疆大吏曾国藩逼得辞官了。

    不过,你曾国藩究竟是做做样子,还是玩真的啊。

    如果玩真的话,那就有意思了,那就是逼迫皇帝二选一啊。

    曾国藩和苏曳,皇帝只能选其一。

    然后,接下来所有人都看着苏曳和曾国藩的反应。

    看看是谁先退一步?

    看谁妥协?

    吃瓜群众并没有等多久。

    曾国藩那边直接出招了。

    次日,他公开上了奏折,再一次辞官。

    这就非常正式了。

    完全是公开撕破脸皮了。

    正式让皇帝在他和苏曳之间,二选一。

    所有人惊诧,曾国藩你还真是性情如火,眼睛里面容不得任何沙子。

    现在这个架势,就算皇帝把江西巡抚给胡林翼,把江西布政使给沈葆桢都不行了。

    肯定还要处罚苏曳给曾国藩挽回颜面,这才罢休。

    皇帝留中不发,不允许曾国藩辞官。

    局面,就这么僵硬在那里了。

    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    苏曳家中,来了一个秘密来客,新军情报军务处的副手,冷木。

    “大帅,天京那边,做局完成。”

    “双方已经势同水火,稍稍一颗火星,就可引爆。”

    洪秀全和韦昌辉那边,已经忍耐到了极致了。

    黑弓等人潜伏到韦昌辉陈承瑢身边,进行煽风点火。

    有用处,但顶多也是推波助澜。

    关键核心,还是杨秀清自己的性格,还有他和洪秀全不可调节的矛盾。

    所以,只要这里面的逻辑不发生改变,天京事变就还是会爆发。

    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    这几日崇恩和瑞麟,都来找过苏曳聊。

    都表示了自己的担忧。

    苏曳虽然受宠,但是和曾国藩比起来,实力和权力都太小了。

    皇帝归根结底,不是一个刚硬之人,一旦超过他的承压能力,他会很快选择妥协的。

    到时候,为了安抚湘军,牺牲苏曳那可如何是好?

    在很多人看来,苏曳这是和曾国藩斗气。

    然而,苏曳自己知道,自己怎么可能斗气?

    分明就是要利用曾国藩这种性情如火的刚愎性格,完成他苏曳的鲸吞目标。

    他距离江西巡抚的位置实在太远,而且手头仅仅只有三千新军,而石达开在江西有好几万大军,还全部都是精锐力量,想要靠自己的力量谋夺整个江西?

    纯粹靠军事力量是完全不可能了。

    这个时候,就要利用湘军这几万强军了,苏曳要玩的就是四两拨千斤。

    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    表面上看,苏曳和曾国藩这边,仿佛进入了一场瞪眼游戏。

    看谁先妥协。

    而皇帝这边,左右为难。

    紧接着,有一个消息传来,直接打破了这个平衡。

    有人前来报丧。

    曾国藩之父曾麟书病故。

    曾国藩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,也惊愕良久。

    足足好一会儿后,他才放声大哭,几欲昏厥。

    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    次日,朝堂之上。

    曾国藩在场,苏曳也在场。

    整个朝堂,也仿佛剑拔弩张。

    此时的曾国藩,仿佛有一股哀兵气势。

    果然,朝会刚刚开始。

    曾国藩出列:“皇上,臣弹劾苏曳,公报私仇,因私废公,无君无国,不堪其职,请皇上责罚。”

    说完之后,他整个人就站在朝堂中心,弯腰鞠躬,一动不动。

    表示出了强烈的意志。

    崇恩出列道:“曾大人,苏曳想要做九江知府,江西按察使,何错之有?莫非你们就这么霸道?重要官职只能由你们霸占着?”

    曾国藩不理崇恩,只是盯着皇帝。

    皇帝一声不发。

    看清了皇帝的态度,曾国藩内心愤慨无比。

    然后,他再一次拜下道:“皇上,臣请回乡守孝丁忧!”

    上一次是上奏折,这一次是朝堂上公然撂挑子了。

    第三次了!

    皇帝气得浑身发抖,足足好一会儿后,嘴里发出了声音。

    “照准!”

    这话一出,所有人一愕。

    皇上真的二选一了?

    虽然丁忧守孝是常理,但是曾国藩位置如此重要,前方又军情如火,按说是要夺情的。

    现在,你真的让曾国藩回家了?

    那江西战局怎么办?

    发逆石达开,正在那里攻城掠地呢。

    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