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72章:清君侧!苏曳完美猎杀!

    第272章:清君侧!苏曳完美猎杀! (第1/3页)

    第273章 清君侧!苏曳完美猎杀!

    京城皇宫。

    美国领事,俄国领事上朝堂,正式宣布了通牒。

    “我们两国要求贵国按照之前的条约,正式开放长江航道权,否则我们两国的海军,将强行进入,行驶北京条约上航道权。”

    军机大臣,兼总理大臣文祥道:“根据我国和英国签订的补充协议,先是延期五年,而后又再一次签订补充协议,将延长期限增加到了九年。”

    “按照西历,今年是1864年,所以距离九年期限,足足还有七年。”

    “所以,按照补充协议,此时此刻,你们的军舰没有权力进入长江。”

    文祥一边说,一边拿出了总理衙门和大英帝国签订的补充协议。

    俄国领事道:“我们不承认这个贵国和大英帝国签订的这个补充协议。”

    美国驻京城领事道:“对,英国要和你们签订补充协议,那是你们自己的事情。凭什么伱们和大英帝国签订的补充协议,用来约束我国的权力。”

    文祥道:“根据之前相关超过十几个条约的规定,你们西方诸国有条约共享的权力和义务。也就是说英国签订的相关条款,你们也都会享受同等条件。这就很奇怪了,有利的部分你们共享了,不利的部分,你们就不愿意共享了吗?你们这是不愿意承认英国在远东的领导权了吗?”

    文祥说的尽管非常牵强附会,但……其实是合理的。

    之前的不少战争,要么美国没参加,要么俄国没参加,但是签订条约的时候,他们都共享好处。

    所以现在是公说公有理,婆说婆有理。

    两国领事当然知道,这种官司打十年都不会有结果的。

    “总之,我们两国都是按照签订的北京条约办事,所以动用武力手段,强行进入长江,是完全合理合法的,是履行我们应有的权力。”

    “一旦受到阻拦,我们将毫不犹豫地开火。”

    总理大臣文祥道:“那也非常遗憾地告诉你们,我们捍卫长江的决心,任何人都不能低估,一旦你们强行进入,我们会动用任何手段,给予反击。”

    “那么,战场上见吧!”

    总理大臣文祥道:“战场上见。”

    两国领事,递上了这份国书。

    完成了开战的程序!

    但其实,在长江这边,军事行动已经开始了。

    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    水雷的历史已经非常久远了,但真正大规模用于水战,苏曳这应该算是世界第一次。

    上一次用水雷,还是克里米亚战争,俄国人用锚雷用来布防港湾,但那也是非常小规模的。

    然而,长江这种地方才是最适合水雷作战的地方。

    茫茫大海,需要布置天文数字的水雷。而长江相对海洋来说,则是狭窄得多得多了。

    苏曳的制造局里面,有两种秘密武器。

    一种是各种雷,包括地雷,包括水雷等等。

    还有一种是马克沁机枪。

    前者相对顺利得多,而后者到现在还是磕磕绊绊,没有成功。

    就单纯水雷而言,制造局里面就长江的特殊地理环境,重点研制了两种水雷。

    一种是磁力水雷,一种是导线控制水雷。

    这两种都有共同的特点,理念非常先进,但是制造难度不高。

    磁力水雷,顾名思义,半漂浮在水中,一旦战舰航行过来,如果是金属船底,就立刻吸附上去,立刻引爆。

    这是专门针对美利坚军舰的。

    这一次美俄联合海军,俄国人的海军大部分还是木质战舰,而美国的舰队虽然数量不多,但是有几艘非常先进的铁甲舰,战斗力非常强悍,是苏曳最为忌惮的。

    而导线水雷远离就更加简单了,每一条导线控制一串水雷,一旦按下开关,就立刻爆炸。

    这需要三种东西,电,雷汞,TNT。

    对于其他人来说,这三种东西很难,但对于江南制造局来说,这三种东西都不缺。

    所以,现在江南制造局是处于又先进,又落后的状态。

    许多先进的理念,先进的图纸,但是缺乏先进的生产线。

    对于海战来说,导线控制水雷是不可能部署的,但对于长江战场来说,简直是量身定做的。

    苏曳知道,自己哪怕雇佣尤根伯爵的海盗军团,哪怕租借了英国在上海的战舰,但海军势力还是无法和美俄两国相比。

    但是,战场是在长江上。

    那就完全不一样的。

    海军加陆军的力量,应该完全势均力敌了。

    再加上水雷这个秘密武器呢?

    因为没有试过,所以苏曳的参谋部也无法计算水雷带来的变量。

    不知道具体战果如何,因为这东西是秘密武器,确实在九江周围进行过许多次实验,但是临近实战的实验,真是一次都没有。

    究竟战果如何?尤其是美俄两国海军会不会仔细排雷,全部都是未知数。

    尤其是沙俄,之前曾经使用过水雷。

    参谋部设想了很多种可能性,甚至站在敌方的角度,构思了许多种战术。

    结果……

    压根就没有。

    美俄两国的联合海军,就这么横冲直撞进入了长江口。

    排雷?

    压根不存在。

    甚至,连这个概念都没有。

    徐有壬听到汇报之后,拍着大腿道:“悔啊,悔啊,早知道这样,我们不应该这么谨慎的,应该在距离长江口不远处就大规模布雷的。”

    为了保守起见,水师甚至都没有在长江口布雷,而是在距离长江口一百多公里的地方布雷的。

    因为担心长江口目标地点太过于明显了,美俄两国海军会仔细检查水文环境。

    这两国海军确实也是检查了,但检查得很粗糙。

    尽管沙俄海军自己用过水雷战术,但他们内心对清廷充满了藐视,觉得根本造不出来什么像样的水雷,而且这个世界也没有水雷战术的真正概念。

    就算有水雷,也大部分是漂浮在海面上,很容易就看出来。

    “开火!”

    随着一声令下。

    长江两岸的地面军队,朝着两国舰队猛烈地开火。

    超过几百门火炮,同时开火。

    “轰轰轰轰……”

    战果非常显著。

    美俄两国的战舰,几乎是第一时间出现了伤亡。

    而且,是不小的战损。

    面对这个结果,师长王天扬大喜。

    其实,这两年陆军部一直有一个争论,要不要大肆修建长江口炮台。

    就像大沽口炮台那种规模。

    苏曳也翻来覆去讨论了很多遍,最终还是放弃了。

    因为不管是旅顺口,还是大沽口炮台,都是为了阻止洋人舰队的登陆。

    而长江口,则是要阻止洋人进入长江,人家压根就不在这里登陆,你把炮台防线修建得固若金汤又有什么意义?

    人家舰队一加速,直接就冲入长江了,让你炮台发挥的时间非常短暂,根本无法做什么饱和攻击。

    直接用陆军移动火炮好了。

    结果……

    在长江这种特定环境下,陆军火炮果然好用。

    战舰尽管是在移动中,但是目标太大了,击中概率实在是高。

    这一轮炮击中。

    两国的联合舰队,就不知道挨了多少炮弹。

    但是很快,陆军火炮口径小的缺点也就暴露出来了。

    尽管命中率不低,但不管是相较于固定炮台,还是舰炮,陆军的移动火炮杀伤力还是太小了。

    有战损,但是很难造成致命杀伤。

    “开火,开火,开火……”

    两国海军的舰炮,也开始瞄准陆地上苏曳陆军的炮兵阵地不断轰击。

    两边打得热火朝天。

    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    武昌!

    约定的时间到了。

    尽管长江口开战的消息还没有传来,但是根据他们的政治素养,可以判断出这一次美,俄两国不是虚张声势,而是一定会开火的。

    洋人没有道理的时候,还无比之强硬。更何况这一次看上去,他们还占着道理,只是正常行驶长江航道权而已。

    现在俄国人,美国人履行了约定,现在轮到湘军了。

    哪怕早就下了决心,但临到跟前,这个决定还是很出口啊。

    彭玉麟道:“大帅,您可知道,为何苏曳没有在报纸上,在奏章上先批判您,把您批倒批臭吗?而是直接干脆果断地罢免了您?”

    “甚至不仅仅是曾大帅,还有李鸿章,李瀚章,骆秉章,还有我彭玉麟等几位大人,苏曳都没有进行名誉上的打倒。”

    曾国藩心中当然知道原因。

    彭玉麟道:“这是因为他想要给我们保留体面,某种程度上是承认我们所做的贡献,所以不想把我们批臭。”

    不仅如此,苏曳甚至到现在都没有罢免彭玉麟和骆秉章,李瀚章,李续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