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87章:天大的捷报!凯旋大典!

    第287章:天大的捷报!凯旋大典! (第1/3页)

    京城。

    三个人正在密会,李鸿章,彭玉麟,曾纪泽。

    “你们觉得,苏曳王爷和多尔衮区别在哪里?”李鸿章道:“或者说,苏曳王爷登上大位最大的阻碍在哪里?”

    他的这个问题,另外两个人觉得问到根子上了。

    曾纪泽道:“我们抛开时间和历史,就单纯论功劳的话,多尔衮只怕更大一些。”

    “太宗驾崩了之后,大清其实还是偏安于关外,当时天下有南明,有李自成,有张献忠,关外的大多数旗人其实并没有太大的信心能够争夺天下的。”

    “击败李自成,夺取京城,进而消灭南明,夺取天下,皆是多尔衮之功。”

    “这样的功劳,其实是不可复制的。”

    “所以要论功劳的话,苏曳王爷其实是比不过多尔衮的。”

    “如此看来,多尔衮当时没能登上大位,苏曳王爷也仿佛没有这个大义。”

    李鸿章道:“我不认为是这样。”

    “我觉得未来王爷登上大位,反而没有太大的障碍,原因有三。”

    “首先,多尔衮功劳是大,但是当他平定了天下,夺取了江山之后,他的用处就不大了。天下的文武大臣,并没有多大的迫切性让他登上大位,甚至他失去了权力也无所谓。说得更加露骨一些,夺取了天下之后,他多尔衮就没有什么用处了。当时那种情形之下,治理天下谁不会啊?”

    “大清虽然是异族,但秉承的还是老一套,只不过吸取了前朝很多教训,所以把老一套治理天下的方式变得更加完善了而已。所以多尔衮死了之后,文武大臣反而松了一口气。”

    这话一出,另外两人点头。

    李鸿章继续道:“当时的天下,唯有中国。而现在之天下,是整个世界。用老一套治理天下的法子已经不管用了,需要用全新的方式。而这一套东西,天下除了苏曳王爷之外,无人能懂。能够带领前路的,也唯有苏曳王爷。能够带着这个国家在世界博弈的,也唯有苏曳王爷。”

    听到这话,彭玉麟和曾纪泽心中觉得怪异。

    在场就我们三个人,你李鸿章也不用这么拍王爷马屁了。

    你这么推崇王爷,当时为何不投降,为何要跟着反?

    李鸿章脸色不变道:“所以,多尔衮夺了天下之后,他这个人并非不可取代。而未来我国进入全面洋务运动,全面改革之后,王爷是不可取代的。”

    “接下来是第二个原因。”

    “多尔衮继承的完全是皇太极的势力,诚然有很多汉人归降于他,但归根结底他的整个体系,依旧是皇太极的。”

    “但是苏曳王爷不一样,他的整个体系是全新自己打造出来的,并不继承于先帝。”

    彭玉麟听到这个话,也不得不承认李鸿章此人是有才华的,看问题非常之精准。

    李鸿章道:“还有第三个原因,那就是天下人的思想准备。”

    “皇太极在位的时候,多尔衮可敢违逆皇太极吗?完全不敢。”

    “但是先帝咸丰爷在位的时候,苏曳王爷可违逆了先帝吗?”

    “何止是违逆?完全是对着干,他完全违背先帝的意志,而事实证明他是对的,先帝是错的。”

    “所以,苏曳王爷的大业是从对抗先帝开始的。”

    “如此一来,无人能从忠孝之类道德大义压迫他。归根结底,他是和先帝的斗争中杀出来的,而且是胜利者。”

    “这一点至关重要,他不亏欠先帝。”

    “所以,我觉得我们的重心,不应该放在京城,也不应该放在旗人上。”

    “他们支不支持,反不反对,无足轻重了。”

    “而且,王爷接下来会对旗人进行一而再,再而三的打击。”

    “最终,旗人的顽固势力被打压,清理到极致的时候,他们为了求活,为了有一席之地,反而会做出很激进的政治选择。”

    “王爷登上大位最大的障碍,反而是汉人官僚,汉人士大夫阶层。”

    “因为从头到尾,他们都是很超然的状态。之前打压旗人的时候,他们也都是作壁上观。”

    李鸿章寒声道:“甚至,他们太超然了,一副王爷完全有求于他们的架势。”

    “而且这群人,最喜欢拿着忠孝大义来压人,喜欢拿着道德旗帜标榜自己,最是虚伪。”

    彭玉麟在边上忍不住道:“但……但我们就是这样的人啊。”

    李鸿章道:“没错,我们就是汉人官僚,汉人士大夫的代表,这群人会成为王爷登上大位的最大阻碍。”

    “两位,伱们想想,我们就是这群人,为何现在却拼命要为王爷服务,甚至竭尽全力,也要为王爷登上大位扫除障碍?”

    曾纪泽道:“因为我们犯了大错,这个天下没有了我们的位置,为了谋求权势,我们只能去需找另外的位置,而从龙之功,是我们看到的最佳路径。”

    李鸿章道:“对,因为我们被打压,我们没有了位置,我们不超然了。”

    “所以,现在这些汉人官僚太矜持了,太超然了,这可不行。”

    “王爷肯定给不了这群人更多的东西,也不能给他们更多的东西。”

    “所以,唯一的办法,就是先把他们手中的东西夺走,制造他们的恐慌。”

    “接下来的改革,不但要打压旗人的利益,更要打压汉人官僚,汉人士大夫的利益和权势。”

    “只有打压他们,夺走他们的东西,他们才会跪着来求王爷。”

    “二桃杀三士,甚至一桃杀三士。要想办法让这群汉人官僚,汉人士大夫自相残杀,为了争取利益和权势,也拼命地巴结王爷,拼命来争夺这个从龙之功。”

    “如此一来,王爷未来登上大位最大的障碍,就被扫除了。”

    彭玉麟和曾纪泽,顿时叹为观止。

    尽管人品难说,这李鸿章之权术,确实是惊人。

    “两位,所以我们接下来就要开始谋划了。”

    “希望王爷在北边能够打赢,一旦打赢了,接下来改革旗务,洋务运动,就会全面开展。”

    “而我们现在就要开始谋划,打压汉人官僚,甚至消灭部分汉人官僚的政策了。”

    曾纪泽道:“禁绝鸦片,是一个好政策。”

    李鸿章道:“对,但这远远不够。禁绝鸦片,也只是在云南和贵州,能够打压部分汉人官僚。但是那两个地方,也都是我们湘军的人,上一波早就被王爷打服了。需要一个更大,更广泛的政策。”

    曾纪泽道:“那就改革土地政策?”

    李鸿章道:“太激进了,而且雍正爷已经改过一次了。”

    “目前最适合的,就是全面改革税务政策,彻底断绝所有地方官僚的财源。”

    “裁撤地方绿营。”

    “改革地方政务,裁撤总督一职,将巡抚分权等等。”

    “另外放出风声,未来可能改革科举。”

    顿时间,彭玉麟和曾纪泽毛骨悚然。

    这些政策一下来,简直不敢想象,会引起多大动荡。

    李鸿章道:“利用洋务运动,把汉人精英的精力和利益引到工厂和商业之上,制造全新的利益阶层,完全拥护王爷的利益阶层。”

    “投资新式教育,打破科举对仕途的垄断。”

    “这几个大招下去,保证让旧汉人官僚,汉人精英,人人自危,拼命想要跳船,拼命来主动拥护王爷,谋求自己的一席之地。”

    “王爷把新式教育交给了骆秉章大人,并且划拨了一百万两银子,这一开始肯定是够的,但是后面一定会不够,我们这个集团,要努力往这件事情上输送银子,王爷很看重这件事情,那我们就竭尽全力把这件事情做好。”

    “另外全面的洋务运动,我兄长李瀚章会带头,带着我们所有的金钱和积蓄,投入其中。哪怕短时间不赚钱,也无所谓。重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