富二代被迫从头再来[种田] 第257节

    富二代被迫从头再来[种田] 第257节 (第2/3页)

,弘安帝拿起他的折子又读了一遍,忍不住点点头,瞧瞧,不愧是他孙子,写得多好!

    “把这折子拿去内阁给太师他们瞧瞧,再给吏部送过去,让吏部瞧瞧。”

    吏部看着天色已经准备到点下衙回家了,内侍突然给他们送来一份儿奏折,说是陛下让他们传阅的。

    吏部尚书莫名其妙,打开一看,开头赫然是“皇孙濯奏请皇祖父亲启”。

    皇孙写的?

    莫非陛下是想显摆孙子了?

    人之常情嘛!

    陛下也不能免俗。

    结果一看内容,吏部尚书惊了,随即,他表情变了几变,沉默了。

    什么是人才,人才在何处,如何选拔人才,如何培养人才,如何发挥人才的才干,建设美好大岐……

    这的确该是他们吏部操心的事。

    皇孙说,生于各处的臣民智慧相差无几,只因书籍、书院等资源的缺乏,使边远郡县百姓难以读到诗书,将人才埋没在乡间。

    而京中有些书院和私人的藏书甚多却无人翻看,积灰攒尘,鼠食蚁蛀,残破陈腐,是对书籍的巨大浪费。为何不能搜集这样的书送给没书读的人呢?

    皇孙说,很多有才之士,只是文风不够华丽,就被拒在科考大门之外,这种选拔方式是否过于迂腐?

    不同的衙门对人才需要不同,他听说状元核算税金尚不如小小算吏,这是谁无才呢?

    人生而各有所长,文官不善武艺,武将不善文采,但都是大岐的人才,当以文选文,以武选武,以算选算,但天下的需求哪又是这几样可以涵盖的,到底该怎么挑选人才,才能让天下有才之士为大岐所有,为百姓谋福呢?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吏部尚书汗颜。

    同样是吃顿饭,皇孙就能从一道炒菜想厨子,想到人才,想到天下,他家的子孙呢?

    前几天他们家也去尝了尝如今风头正劲的炒菜,他孙子吃完是怎么说的?

    真香!爷爷咱们什么时候下次再来?

    这就是差距呀!

    他痛苦的将折子交给其他同僚,这些问题他们不是不知道,只是积弊已深的东西,向来是牵一发而动全身。

    他们看到了,有些问题也提过讨论过,然后呢?

    大多是没有然后了。

    尤其朝廷近些年的重点全在用兵,用完兵又全在钱财,改革科考,想办法培养人才?

    这种花钱又不能马上见效的事,谁关心呢?

    他们提了大多也是被扔在一边。

    吏部尚书反思起来。

    如今他能对全大岐的将领倒背如流,但县衙呢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