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章:惊变(1)

    第一章:惊变(1) (第2/3页)

一道密旨,把宁王放了,让他回南昌,威武大将军朱寿要亲自去平乱。看到邸报,我们这些刚刚经历出生入死的人,顿时惊得目瞪口呆,这是什么皇帝,拿天下太平做儿戏,吉安知府伍文定已经开始骂人了,我则尴尬地解释,正德是在和我们开玩笑,我们杀杀砍砍的日子太紧张了,他来宽慰我们而已。亏得王守仁不计个人得失,所有的功劳都给了朱寿大将军,才让大军盘桓在南京,没有去江西。大部分人都希望正德能够尽早回师,坐镇京城,毕竟这位皇帝常年在外,京师人心浮动。而正德似乎喜欢上江南,拉上我,南京、杭州、苏州,到处惹是生非,直把江南弄得鸡飞狗跳,正德还在清江浦落水被淹,差点丢了性命,我早已吓得魂飞魄散,这家伙却对我说,他平定江南,也是要付出代价的。这样也好,名副其实。好不容易到了扬州,已是年底,却要看琼花。琼花在四月份才能开放,倘若等候,需要在扬州住半年以上。京军是北方人,人心思归,而扬州的供奉渐渐匮乏,长期下去,必然引起动乱。

    不少大臣们上书劝正德尽早回京,他一概置之不理。我受扬州太守蒋瑶之托,和他一起喝酒的时候,乘机劝他回去。也许是言语直接了当,也许是喝了酒,我也是上了头,说这琼花乃是不祥之物,当年隋炀帝看了琼花,天下大乱,以至于隋朝灭亡,难道正德也想步隋炀帝后尘吗?此番话一出,在场的人都是大吃一惊,正德更是愤怒得像小狮子一样,摔了酒杯,眼睛大大的,盯着我,下旨免去我一切职务,随即甩袖而去。

    我更是生气,直接搬离住所,不再和正德住在一起,回到太湖边上的烟波山庄。

    第二天酒醒了,却得知正德已经带领大队人马离开了扬州,浩浩荡荡回奔京城了。我又高兴又失落,我该去哪里?

    未等我想多久,正德已经派人来传旨,命我官复原职,罚俸一年,暂住扬州,处理江南事宜。呵呵,看来这小子即离不开我,又想给我一些教训,也罢,江南战火大半年,确实需要整顿。但我对于治理确实不在行,便委托各州府太守,自行恢复,如有需要,可找我汇报。江南各州县迅速忙碌起来,而我则懒散地领着几个锦衣卫兄弟,住在太湖边上的烟波山庄,每日都慢悠悠在太湖边闲逛,一些生意则由江离、白芷打理。京城锦衣卫的事务,我暂时放下,交给京城的锦衣卫同知包小柏负责,南京锦衣卫与宁王有交集,我想来想去,还是没有派人过去整顿。算了,大是大非面前,有几个人能够真正清醒呀?经历了太多生死考验,我明白,我依旧是小人物,根本改变不了什么,唯一能做的,就是让我身边的人,过得好些。

    看着江南的冬雪纷飞,继而春暖花开,转眼便是三月的草长莺飞了。我每天不是游山玩水,就是喝茶下棋,偶尔去湖边钓鱼,却又一时手痒,拿出飞石打鸟的本事,只是打出的时候,又不愿杀生,任那石子打在树干上,惹得周围的人一阵哄笑,我明白我是在装,刻意在众人面前显得轻松自在,似乎在淡忘往日的紧张。平定宁王之乱时,我收集了许多书籍,想着自己有空看看,只可惜我多年未读书的习惯已经养成,再也静不下心来读书。我在江南各州府有不少产业,无论家里的,还是我多年弄来的,总得派江离或白芷时常去查看,二人又是懂事,经常回来看我,瞧我虽然脸圆了许多,但神情却又有些郁郁寡欢,便想方设法弄些花样来逗我开心,她们从十三四岁便跟随了我,一晃十年,对我可谓精心照顾,可我虽然感激,但我的心思却又在遥远的塞外,以及京城了。

    扬州太守蒋瑶经常过来看我,一改几个月前对正德皇帝的不卑不亢,对我十分客气。这位太守大人很了不起,敢于直面回敬正德的顽皮和那位跋扈将军江彬的勒索,我帮过他几次,所以他对我还是另眼看待,只是他常来看望,让我不得不多想,除了官面上的事情谈过,剩下的就是默不作声的相待。我发现读书人最大的优点,就是能沉下心来看书。蒋太守几乎把我这里的书看了个遍,和我说话却少了许多。我常想他是在撵我走吧,有些送客的话不好说,所以常在你面前殷勤,大抵我这么大的人物,盘恒在扬州不走,地方官员也有压力吧。

    而我不愿走,心中一直在等着。也许是等正德的召唤,也许在等着别人的归来。我不忍爱民如子的蒋太守总来见我,便让郭正拿出一百万两银票,说是正德皇帝给扬州子民的赏赐,他在这里闹腾了三个月,扬州百姓苦不堪言,过后于心不忍,让我拿些银两,补偿一下扬州。

    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