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章:暂缓(1)

    第一章:暂缓(1) (第2/3页)

却也很快能回来,从不挑事,却能赢得大家的尊重,特别合适皇上,一些陈年典故,张嘴就来。刘瑾公公实际上操纵着东厂,但他更大的目标是成为司礼监掌印太监,只是现在还是王岳公公,王岳公公和文臣走得近,而且深受先皇器重,虽然对于厂卫不是太热心,甚至都没和新君建议安排自己的人,但他的地位还在,一时动不了。其余公公各有其职。张永公公依旧负责神机营,听廖建忠说,张公公本来可以做别的更大权力的内官,而他坚决推迟掉,只是把自己的两个兄弟提拔上来,却还在京师外任锦衣卫千户。

    廖建忠升任锦衣卫指挥使签事,算是提升了一级。而他还挂着北镇抚司镇抚使的头衔,慕容钊做了锦衣卫指挥使同知。

    至于季了凡、钱通等人都升了千户,小马公公也一跃而起,做了御马监太监。花十春、顾大有、吉茂通以及岳自谦自然也成了千户,而且很快便被调离镇抚司,让季了凡到我们这里,负责诏狱。

    我依旧是总旗,依旧带着宁博阳、哈代两个小旗,只不过,廖建忠把我们要了回来,不再去仪銮司,我不清楚原因,大抵是因为我上次的经历吧。只不过罗仲,他升调往南京,出任南京镇抚司使。临走前,特意跑到廖建忠这里,还见了我,说我早晚会飞黄腾达,到时候关照关照他。弄得我云里雾里的,特别不好意思,廖建忠看出我的囧样,笑着说:“老罗和谁都这么说话,没大没小的,别当回事!”罗仲告辞离开的时候,还是很认真对我说:“好生努力!别忘了,你可是大行皇帝钦点的顾命大臣!”他的话让我愈发茫然和惶恐,顾命大臣是什么东西我都不清楚,我只是想好好的活下去!

    因为这里已经很熟悉,加上我的级别,特别是和廖建忠的关系,我出入这里变得方便起来。但我很少出去,要出去也是带着宁博阳和哈代。廖建忠升职以后,去了别处办公,很少回到北镇抚司,自然少了许多与我交流,他一直很严肃,整顿诏狱。因此,刚开始的两个月来,所有的人,都变得勤奋起来。

    十月,京城已经有些寒意。而关于正德皇帝的传闻,也慢慢在我们周围传扬开来,这位皇帝太好玩了,而且花样百出。早起读书的习惯,很快被他废止。每天和几位太监在宫中一起厮混,而且搞了一个小集市,煞有其事地买东买西,听戏打架。更为可怕的传闻是,每天宫里传出所谓的口谕竟然是太监们,特别是刘瑾下的。有人说,每每正德玩得高兴,刘瑾就去奏报事情,常常惹得正德不高兴,骂他几回,让他自己处理。而刘瑾已是司礼监的秉笔太监,却极少参与朝政,真正可以发号施令的,是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岳,虽然同样是宦官,却迥然不同,王岳和朝臣们关系融洽,特别是三位顾命大臣,这种融洽使得朝政按照廷臣们的思路向前发展,大明弘治十八年末,一切看起来都是按部就班前进,和弘治皇朝没有什么差别。

    这些我们虽然不懂,但我们还是希望大明能够安安稳稳,祥和富足,老百姓安居乐业就好。至于关于正德皇帝的传闻,我们还是不太信,皇帝是有身份的人,如何会做平民百姓的事?就算是有了年纪的百姓,也懂得稳重的含义。但传闻肯定有真实的一面,我们无权过问,尽力做好差就是。而锦衣卫和东厂的来往越发频繁,我们不断接到命令,去暗中监视文武百官,都要做记录,随时向季了凡汇报。

    在锦衣卫许久,我发现这里的人,大部分看上去都很随和,丝毫不把朝廷规定的规矩放在眼里,往往在堂会时,大家说说笑笑,毫无尊卑。但我能感觉季了凡的笑容可掬和罗仲的一点都不一样,也许季了凡是刻意,罗仲是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