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十七节 今宵是何年

    第六十七节 今宵是何年 (第2/3页)

   衔山上的大阵,所为何事?

    京城那场无数年都碰不上的大雪,是否真的只是巧合?

    少年总感觉,自家师兄弟,总是在为某件事情而努力。

    或许天边之外,真的有古籍上所谓的神灵,在俯视整个世间。

    车厢之中,虎颉哈哈大笑,“少想多做,等你到了我这个层次,才能看得清楚更多的事情……”

    谢相才收敛神色,望向南方天际。

    是啊,他才十六岁。

    在这新春伊始,也才一十七岁。

    他已经是五境,对于六境,只是时间问题。

    于是少年爽朗一笑,扬起马鞭,驾车往南去。

    二

    驱车千里,仅在几个时辰之间。

    驾车往南的少年,见车厢内的师父浅浅入睡,于是悄然之间将原生之力灌入轮毂,无声无息中踏风而去。

    最后,马车伴着月色,停在了那座白玉城门前。

    白云城门,大红灯笼高高挂,月色皎洁,打在红色的灯笼上。

    城门外,三两孩童嬉笑打闹,身后长辈坐而谈天,直到锣声响起,一个年长一些的孩子抓着火折子走到鞭炮前。

    这一刻,所有的声音戛然而止,众人的视线全部汇聚在白玉城墙前,那悬挂着的鞭炮上。

    辞旧迎新。

    城门外不远处的马车前,两个少年模样的人淡笑着静立。

    “没在南方过过年吧?”

    白发少年微微偏头,笑着道。

    黑衫少年轻轻点头,双眼看向那个准备点燃鞭炮的孩子。

    “滋啦——”

    火星窜上引线,片刻之后,一股硫磺味弥漫开来。

    “噼里啪啦——”

    鞭炮声响彻而起,锣鼓喧天,好不热闹。

    待得一切声响结束,众人方才后知后觉,注意到了不远处,城门外的那一辆马车。

    那一名黑衫少年,还有那一位白发少年。

    “嘿,大家快看,是城主和八公子回来了!”

    有眼尖的人认出了谢相才师徒俩,赶忙挥着手臂向两人打招呼。

    听得此话,所有清梦城百姓纷纷围拢上前,笑着迎接他们进城。

    城内好不热闹!

    花灯高挂,车马横行,好一处“宝马雕车香满路”,又好一处“凤箫声动”,更是“一夜鱼龙舞”。

    谢相才搓着双手,缓步走在热闹的街道上,眼观四路耳听八方。

    好一年除夕佳节,好一个辞旧迎新。

    身后的虎颉,早已经在人流之中不知所踪,只留下少年一人,独自徘徊。

    谢相才回想起小时候,除夕在丰雪村逛早市的场景,那时候他个子不高,就喜欢坐在父亲的肩头,张望不远处的高高耸立的神像。

    他在清梦城待了好一段时间,却没有见过一尊神像,更没有见到过一间庙宇。

    同样也没有见到过一间青楼。

    谢相才无意之间询问过自家师父,师父总是笑着回避,多次之后,少年也就觉得有些索然无味,渐渐也就不再多问了。

    “嘿,八公子,京城咋样啊?”

    少年行走在街道之上时,忽然有个汉子从转角窜出,重重拍了拍他的肩头,将一切思绪拉回。

    谢相才扭转过脑袋,眼前是一张极为熟悉的脸颊。

    二公子。

    他挠了挠脑袋,“二师兄,怎么走路都没声啊!”

    二公子哈哈一笑,一下揽住谢相才的肩膀,用嘴巴努了努不远处的那栋阁楼。

    “走呗,小师弟,师兄几个都把年夜饭烧好了,就等你和师父回来吃了!”

    谢相才轻轻点头。

    “诶小师弟,师父不是跟着你进城的吗,他人嘞?”

    少年一怔,回头张望,却不见虎颉的身影。

    他轻抿嘴唇,忽然想到一个地方。

    于是谢相才偏头,对身旁的二公子低语道,“二师兄,我先去个地方,然后就和师父一起过去,成不?”

    二公子识趣地微微点头,随后便是再度消失在人群之中。

    谢相才挤到人流稀疏的角落,趁着没人注意,轻点城墙,消失在月色之中。

    三

    小半个时辰之后,谢相才停在了东风城的那座后山。

    少年轻轻上山,最后来到高处种满荔枝的小山坡前,默默站着,看着那道撑着树干,身子微微颤动的虎颉身后。

    这处山头,安静得很,没有一点声音,唯一有的只有微风拂过,吹动树叶发出的“沙沙”声。

    似乎其间还有一些,低低的啜泣。

    谢相才紧咬嘴唇。

    心中五味杂陈。

    好半晌之后,虎颉直起身子,用宽大的袖口抹了抹脸,转身准备下山,却是注意到了面前的谢相才。

    他破天荒地露出一副惊讶的模样,大步走向少年,巴掌重重一拍对方的脑袋,嗔怪道,“诶你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