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2章上门谈合作

    第82章上门谈合作 (第1/3页)

    王小飞这次去乡镇,除了想把培育出来的菌菇卖掉之外,更还想寻找一个靠谱且持久的合作商。

    因为只要菌菇的价格,达到他的预期,那他就会大批量的开始培育。

    而到时候,除了菌菇外,他还准备拓展其他业务。

    这是他事业道路的开端,也是他商业宏图的冰山一角。

    单凭他个人之力,是很难运作起来的,所以就得需要一个能稳定合作的伙伴。

    而到时候,他来往乡镇,肯定也得需要一辆交通工具。

    如若只是小打小闹,张潇妃的这辆三轮车倒也够用了。

    可事实却并非如此,单凭这辆三轮车,既费力,也很难运载更多的货物。

    不过,他倒也没有直接回绝张潇妃的好意,毕竟未来的事,谁也说不准。

    简单闲聊两句后,他便骑着三轮车来到了桃园。

    将培育好的菌菇,一并装到后面的小车斗里之后,这才奔着乡镇而去。

    菌菇与之前卖的蔬菜不同。

    一方面,是菌菇含有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,都超出了黄瓜西红柿无数倍。也就代表着,价格将会极为高昂,在集市上卖肯定老百姓很难承受这样的价钱。

    另外,想寻求长久的合作伙伴,就必须得找个高档的场所。

    不然,即便寻到了,也顶多就只是一些比个体户稍强的商家而已。

    乡镇不大,但五脏俱全。

    较大的饭店,以及称得上老字号的酒楼、药店就成了他的首选。

    骑着车子,一边在最繁华的区域兜兜转转,一边向一些路人询问那些大饭店大药店的情况。

    大概一个小时后,王小飞停了下来。

    经过刚才的打听和调研,他最终选定了两家饭店和一间中药铺子。

    这两家饭店以斜对门的方式,坐落在乡镇最繁华的街道上。

    坐南朝北的那家,名叫意轩,是一家开了近百年的老字号,据悉在其他乡镇以及县城,都有分店,老板就是本地人,饭店内除了有家常菜外,还专门设立了药膳阁,平日很受四周几个乡镇乃至县城的老板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