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92章:勘察地形,分水大工程

    第192章:勘察地形,分水大工程 (第1/3页)

    落川城西北方向,八十里处。

    秦云等人历经半天的跋涉,来到徐江所言的地方。

    这里三江汇流,分别是自西向东的落川江,自北向南的陇江,以及与落川江略微平行一段,向南分叉的黎江。

    这三条河流,几乎覆盖了九成的落川地界。

    不过,如今大旱,正遇枯水期。

    陇江水很少,而岷江甚至有大量河床露出,水浅的马匹都能淌水过河。

    不过作为主干流的落川江,水流量还是巨大的,而且流速很快!

    徐江为秦云讲解道:“殿下,这三江乃是整个落川水旱的根源所在。”

    “尤其是岷江,旱时,岷江无水,导致其下游支流断流甚至干涸。而岷江又是落川各县百姓主要的河系水源之一。”

    “此次大旱,岷江几乎无水可用。”

    秦云眉头微皱:“此地距离落川城,也不过八十里,朝廷为何不开渠引流,浇灌农田?”

    徐江叹了一口气:“自大夏开国以来,历代先帝皆下过圣旨,召集天下治水之才开渠。”

    “但岷江枯水期很短,若不是遭逢此大旱,一年中汛情不减。前陈依有开过,但却导致河水倒灌,水淹十来县!”

    “是故,一直来,朝廷都是以固堤为治水之策。老夫数十年前,便向朝廷提议,改堵为疏,可朝廷多次以国库空虚为由拒绝。”

    “老夫一气之下,便辞官了回了落川,试图找寻治水之法。”

    “殿下的内外江分水而治之策,端让老夫耳目一新,此策若能成,当是造福千古的千秋伟业!”

    秦云被徐江夸得有些不好意思,他只是带着另一个时代的远见知识提出的意见罢了。

    具体怎么去实施,还得看眼下这些匠人的意见。

    “赵甲第,可否赶在秋汛来临前完工?”

    赵甲第摇了摇头:“即便有殿下的震天雷帮助开山破石,但如此浩大的工程量,起码也需要三五年,甚至十年之久。”

    “而且动用民夫少说二十万!”

    秦云摇了摇头,如今大夏正在与敌交战,别说耗费十年,半年都不行,因为没有那么多人力物力在此消耗。

    “你觉得如果想要在三个月之内完成,有哪些难点。”秦云直接问出难点。

    赵甲第一一列出:“其一,石料运转,此地只有栈道,马车通行不易。”

    “第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