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69章:官场之斗,大夏朝廷的困境

    第569章:官场之斗,大夏朝廷的困境 (第1/3页)

    大夏,上京城朝会。

    夏皇端坐在龙椅上,眼眸微垂,扫视群臣,春节刚过,北方依旧处在风雪中,但白毛风雪明显少了许多。

    虽然对于大夏的百姓来讲是一件好事,贫困饥寒着总算熬过了一年可以期待春暖花开的日子。

    但对于大夏军方,乃至朝廷来说每年这个时候都是极为困苦的。

    朝廷前一年的赋税已经挥霍完毕,新一年的用度还不知从何处去寻?

    世家大族粮仓堆满,百姓饿殍遍地,外加上去年落川一地郡县既是天灾又是兵灾,陇右,陇西各地也是大战不断。

    朝廷的赋税因此少了两成以上,这两成看似不多,但实际上,朝廷早就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了,这少的两成就是抽调了大夏这栋破房子的承重柱。

    很多以前被隐藏的矛盾,已经开始显现,各地山匪流民逐渐增多,原本销声匿迹的怜生妖人再次出现,甚至有全国开花的迹象。

    这几日,奏折宛如雪花般从各地飞来,王朝大有摇摇欲坠之象。

    各地郡县,州府,都请求派兵免税,以安民心,以除贼寇,当然从朝廷的角度来看,肯定不行。

    税一分不能少,甚至还要比往年多,不然朝廷如何补足那两成税银的亏空?

    要知道如今大夏的财政收入有五成是用在边疆和军事上。

    两成用在皇室宗亲,诸如封地,各种皇子皇孙的定格待遇,最后三成则是大夏庞大官僚所攫取。

    可以这么说,收上来的钱,几乎没有一分多余的。

    如今少了两成,大家虽然嘴上不说,但也知道皇上要落刀子了。

    夏皇缓缓开口道:“众爱卿,新年好啊,朕看,一个个都是油光满面。”

    群臣急忙拱手:“全是圣上垂青,拖陛下的福,我大夏才能山河无恙,百姓安居乐意,江山社稷稳固无忧……”

    夏皇摆手轻哼一声:“够了,朕不想听你们说这些空话套话。”

    “徐江!”

    “臣在!”

    徐江站了出来,沈万三离去后,徐江顺利升任户部尚书,这放眼整个大夏官场,都是相当炸裂的存在。

    要知道,徐江曾经可是一个弃用之人,如今却青衣入庙,一跃成为六部中权利仅次吏部的户部尚书。

    如此升迁之速,开朝以来实属罕见,外加上徐江那耿直刚毅的性格。

    从不玩官场那一套虚的,他当户部尚书,掌握财政大权,多少官员叫苦连天,直呼没油水可捞了。

    多少奏折,参本如雪花般飞到御书房,甚至还有人大胆子买通了刘谨这条路,询问陛下的意思。

    但刘谨只给了四个字,让闻讯的官员瞬间就老实了。

    “简在帝心”

    对于封建王朝来说,这四个字的含金量,属实太高,以至于徐江一出场,朝臣们一个个都紧张了起来。

    他们的表情,自然落在了夏皇的眼里,秦云这把刀玩脱手了,他自然需要另外一把刀。

    “徐爱卿,你几次三番上书,说要改革我大夏税制,如今正是一年之始,何不当着朕的面向群臣说一说你的想法。”

    群臣神情一凝,他徐江能有什么想法?还不是皇帝的想法。

    群臣下意识扫过百官之首杨安,又看了看太子秦征,这二位如今才是这朝堂上唯一可以改变皇帝想法之人。

    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