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 第 3 章

    3 第 3 章 (第2/3页)

大不小的大。像他这个年纪还找不着对象的,你觉得会没点儿原因吗? ”

    如此自然又真情实感的吐槽让初澄抿唇笑起来。

    鹿言还想再说什么,刚被抹黑的当事人正好进门。

    “鹿……”喻司亭从教室前门探身,视线径直地落向后方,在看到初澄的时候声音倏地顿住,而后才接道,“出来一下。”

    “叫我,还是叫他?”鹿言察觉到那分毫的异样,犹豫着发问。

    喻司亭冷嗓应了一个字:“你。”

    鹿言“噢”了一声,起身的动作很麻利,看起来应当是挺怵这位大哥的。

    喻司亭转身离开时又瞟来一眼,似乎仍然疑惑初澄为什么会坐在自己班里,而且还一副和小崽子们很聊得来的样子。

    班长离开后,其余的学生依然围在他的座位上闲谈。初澄从中提取到了更多关于这个班级的讯息。

    在刚结束的高一期末,全年部进行了选科大洗牌,7班的配置却几乎没变。现在班里大部分依然是喻司亭一手带上来的老生,而且成绩出类拔萃。

    学霸们对这位“数理魔王”的认可程度可见一斑。

    初澄听着听着忽然回过味来。

    哎不对,对年轻老师的刻板印象到喻司亭这里怎么变成一致好评了?你们刚才可不是这么说的。

    “哪个学生和家长能拒绝大哥‘年年带出状元郎’的神级buff啊?我记得高一下要选科分班那会儿,百分之八十的咨询来访都是奔着他去的。咱班长不就是下一届的市状元预备役嘛。”

    “不过大哥之前一直带毕业生,去年好像是他首次下高一。”

    “对,可能因为高考和教育体制改革,十中好多老师都有年部调动。”

    “什么呀,最主要的原因其实是……”

    [叮——]

    初澄的手机忽然响起消息提醒,学生们的讨论也被打断。

    [语文组全体教师请到阶梯教室开会。]

    初澄看到通知内容后,边跟队形扣了个1,边起身出去。

    背后还传来某学生的善意提醒:“你不调静音的话,万一被大哥发现,手机就无了。”

    “没事,他不管我。”初澄扭头朝众人摆了摆手,示意他们继续聊。

    除了各班安排的扫除生,此时走廊里已经没几个人。

    喻司亭颀长笔直的背影立在楼梯转角处,单手持教材,用书脊尖抵着鹿言的的手臂,正说着什么。

    虽然听不到两人的声音,但从尖子生低眉顺眼的姿态来看,大约被训得很凶。

    果然是按状元根苗严格要求的。

    初澄暗自感叹两秒,绕路从另一侧下去。

    *

    学期初的各种会议开得频繁,新师更甚。除了一些常规的练课和评课安排外,教务班子还给初澄分配了一位师父。高二语文教研组长杨老师。

    他是个慈眉善目的小老头,和7班的物理老师一样,差不多快到了退休的年纪,但为人极度温和,对待初澄提出的各种稀奇问题都很有耐心。

    按照十中惯例,八月最后一周是正式开学前的收心课。学生需要按学期内的正常作息上下学,然后统一在各班教室里观看网课视频,听假期作业题目的讲解。

    高二组语文科目的所有视频都由杨老师一人讲录。初澄只要有时间就来帮师父打下手。杨老师博学多识,讲课风格轻松诙谐,而且简明扼要。他每一次旁观都觉得学到不少东西。

    多媒体教室内,杨老师刚结束一部分的录课。他关掉收音麦,拧开茶杯喝水,目光看向一旁正低头写教学设计的年轻人。

    “都改了几版了?”

    初澄写得专注,听到声音才抬头,笑笑道:“总觉得差了点。”

    杨老师顺势接过去看,落目到纸上时,不由得赞叹:“书法真不错。”

    虽然初澄写了许久已经失掉耐心,本子后半页上的笔画勾得随意,但仍然能看出成熟的笔体走锋,一提一顿皆是风骨。

    杨老师品鉴片刻,悠悠添了句:“不像三五年的功夫,是从小练的吧?”

    “是,但……除了字迹呢?”初澄生在国学世家,家里无论长幼几乎个个都写得一手好字。他自小耳濡目染,当然不觉得这有什么值得夸耀的。这会儿仍然神色乖巧地盯着杨老师,想让对方再多评价一下教学设计本身。

    “嗯……”杨老师看穿他的心思,踌躇片刻,接道,“我觉得你的第一版就不错。这一版,也差不多。”

    初澄听懂了:“所以,改了半天还是一样。”

    杨老师笑:“教学设计这个东西,一般都是师范生和搞理论研究的在写。你一不参加比赛,二不评优,非要写得那么出类拔萃干什么?”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