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4章 要不咱专攻妇科?

    第34章 要不咱专攻妇科? (第2/3页)

小神医贵姓?”

    “在下姓盛,单名一个寅字。”

    “什么?你是盛寅?”

    李弘壁惊了。

    这可真是一位神医啊!

    大明王朝有一神医世家,正是自盛寅而始。

    盛寅师从名医戴思恭,而戴思恭则是神医朱丹溪的亲传弟子。

    这朱丹溪可不得了,此人医术十分高明,临证治疗效如桴鼓,多有服药即愈不必复诊之例,故时人又誉之为“朱一贴”、“朱半仙”。

    而且朱丹溪融诸家之长为一体,力倡“阳常有余,阴常不足”之说,创阴虚相火病机学说,申明人体阴气、元精之重要,被后世称为“滋阴派”的创始人,在中国医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。

    朱丹溪弟子甚多,唯独戴思恭得其真传。

    由于戴思恭医术精湛效果显著,每次都能药到病除,所以深得太祖朱元璋器重,被誉为“国朝之圣医”,“大明医学之冠”。

    这盛寅算是正统医学子弟了,有个神医师祖朱丹溪,还有个名医师傅戴思恭,难怪医术如此高超。

    嗯,这等神医,自然应当交好。

    毕竟狗命还是很重要的,结识一位日后的神医,自然不是坏事。

    “小神医为何入京?”

    “奉师命而来,欲承袭恩师衣钵。”

    不知为何,盛寅很喜欢跟李弘壁聊天。

    这位曹国公独子,身上全无半分纨绔子弟的傲气跋扈,反倒温文尔雅,待人亲和,所以盛寅对他颇有好感。

    李弘壁听见他这答案,大抵也明白了怎么回事。

    建文帝即位后,将诸多为太祖朱元璋治病的侍医治罪,唯独提升戴思恭为太医院使。

    到了永乐初年,也就是今年前不久的时候,七十八岁的戴思恭因年老告辞回乡。

    老神医走了,大家都不安心啊!

    所以朱棣一再挽留,奈何戴思恭去意已决。

    最终无奈之下,戴思恭想了个折中的法子,把自己最出色的得意弟子盛寅留在京师,也算是给了朝廷一个交代。

    盛寅毕竟还是年轻人,所以难逃虚名所累。

    估计他想进入太医院,像他恩师戴思恭那样,成为太医院使,屹立于大明医道之巅!

    想明白了这些,李弘壁脸上的笑容就愈发灿烂了。

    “小神医可是奔着那太医院使的位置而去?”

    盛寅很是吃惊,愣在了原地。

    “小公爷,你怎么知道的?”

    “哎,盛兄这么叫就生分了,盛兄比我年长,直接唤我名字吧!”

    盛寅也是年轻人,最是不喜欢这种虚礼,当即就点头认可。

    “恭敬不如从命,弘壁为何知晓此事?”

    李弘壁苦笑着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