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四十七章 登州派梁山好汉前来报道

    第一百四十七章 登州派梁山好汉前来报道 (第1/3页)

    …

    宋江和吴用出去单谈回来后,宋江直截了当地冲他这边的头领一抱拳:

    “小可不下山了,诸位散了罢。”

    虽然宋江什么都没解释,可宋江这边的头领,包括李逵等刚刚大声嚷嚷着不愿意在乃头山上待的人,还是二话没说,就听宋江的散了。

    这让晁盖对宋江在乃头山上的势力有了一个更清楚的认识。

    晁盖想了想,叫公孙胜带着李应、刘唐、縻貹、萧让、金大坚、杜兴、白胜也下去了。

    等聚义厅中只剩晁盖、宋江和吴用,宋江才冲晁盖深施了一礼,说道:

    “吴军师刚刚良言,教小弟醍醐灌顶,此前小弟只想着江寨主误会小弟一事,义愤填膺,想以一走来证明小弟的清白,却忘了,小弟若是一走,反倒会教仁兄这里元气大伤,小弟虽未杀伯仁,伯仁却因小弟而死,教小弟实在过意不去,且这更证明小弟心里有鬼,为仁兄计,也为证明小弟清白计,小弟决心不走了。”

    虽说宋江找得借口模模糊糊也差强人意,但现在,晁盖也好,宋江也罢,想要得不是借口,而是台阶。

    如今有了宋江给彼此的台阶,晁盖立即就顺着宋江的话说道:“这便对了,你我兄弟之间何必闹到分家那种地步?以后寨中有事,你、我、吴军师及一清先生商量着来,你看如何?”

    虽然晁盖看似让了一步,主动表示,以后大事大家商量着办。

    但实际上,在晁盖看来,吴用和公孙胜都是他的结拜兄弟,肯定站他这边,所以乃头山还是他说得算。

    宋江理都没理晁盖这一点都不高明的小算计,而是直截了当地说出了他的条件:

    “小弟寻思着,江寨主虽与仁兄交好,分了好大一块食盐市场给我峰山,可江寨主的就是江寨主的,一旦我们言语不当或观念不和惹怒了江寨主,极容易受制于江寨主……”

    晁盖心想:“是伱怕受制于江衍贤弟罢。”

    顿了顿,宋江继续说道:“小弟闻听,离我峰山不足百里,有一个邹县,附近不少豪门富户。目前山寨人马数多,钱粮缺少。若打下那一片,少说也能得三五年粮食、灵钱无数。小弟不才,愿亲领一支军马,启请几位贤弟下山去赚些钱粮回来。若不洗荡得几个豪门大户,誓不还山。小弟此举,一是得些钱粮;二乃为我峰山打出名气;三则赚些好汉上我峰山入伙,壮大我峰山。”

    不装了。

    我宋江不装了。

    你晁盖不是舍不得我和我的人走吗?

    你吴用不是成大事那边的吗?

    你江鸿飞不是拿钱粮卡我脖子吗?

    我宋江自力更生行不行?

    从现在开始,我宋江自己带兵下山去借粮,自食其力,以后谁也别想再限制我!!!

    宋江的果断,宋江敢于破局的精神,让吴用对宋江暗暗点头。

    吴用甚至在想,如果他只能在晁盖和宋江中选一个辅佐,他应该会选择更有魄力、更适合当老大的宋江。

    晁盖不是傻子,他明白,宋江这是连装都不装了,摆明了要立他自己的威望,要将他自己的名气给打出去,还要继续壮大他自己。

    晁盖抱着最后一丝侥幸争取道:“贤弟长于笔墨,短于战阵,这种打打杀杀之事还是为兄这个粗人带人来干更合适一些。”

    宋江道:“诶~仁兄乃山寨之主,岂可轻动?此事便由小弟代劳罢。就这么定了,仁兄莫要再跟小弟争了。”

    晁盖看出来了,宋江已经打定了主意要亲自带兵下山去借粮,他劝是劝不住的。

    关键,宋江有将有兵,实力和势力都远比他强,执意带着他自己的人下山去借粮,他就算拦,也拦不住。

    再想到刚经历了这次闹分家的事,他要是不让这一步,那就等于是在撵宋江走了,所以晁盖只能嘱咐宋江道:“借粮之事,非同小可,贤弟务必小心。”

    宋江道:“小弟省的。”

    宋江下去怎么跟他的人说、怎么去借粮,暂且不表。

    只说,宋江走出了聚义厅,晁盖看着宋江的背影,悠悠地说:“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