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九十九章 想当陈平、贾诩的吴用

    第二百九十九章 想当陈平、贾诩的吴用 (第1/3页)

    …

    耶律淳死了,萧普贤女以雷霆手段夺取了北辽的军政大权,想要将燕京献给江鸿飞的宰相李处温,紧赶慢赶,还是慢了一步。

    萧普贤女随即上朝,召集文武百官,宣布摄政。

    李处温也接到了上朝的通知,可他知道北辽如今的局面已经被萧普贤女所控制,并不愿意接受萧普贤女统治的他,因此在家称病不出,同时让他弟弟李处能联络想要投降水泊梁山的辽臣,让他儿子李奭赶紧联络燕京的豪杰勇士,以为自保及以备不时之需。

    萧普贤女虽然在萧干等人的帮助下宣布摄政,但李处温作为百官之首却没有来参会。

    这让萧普贤女有些不安。

    李处能很担心:“萧德妃、萧干二人皆诡计多端,心狠手辣,大哥,咱们不能不防啊,我看你还是继续在家称病,不去为妙。”

    不能亲手收复广南东路为江鸿飞和水泊梁山开疆拓土,不能继续跟方腊等人以及童贯等人斗智斗勇,吴用怎么可能没有遗憾?

    与此同时,水泊梁山在东南也树立起来了威望,毫不夸张地说,如今江鸿飞在东南的名气仅次于方腊,而且没有第三个豪杰能挑战江鸿飞和方腊的名气。

    等李处温将江鸿飞的密信放下,朱富才说:“不知太尉现今有甚么难处?”

    燕地这里的人,不论番汉,从小都接受过骑射训练,而且家家养灵马,所以,只要有灵钱,很容易就能组建一支军队。

    李处温立即快步上前跪下,哭着说:“老臣万万没想到,先帝就这样撒手离去,故而一病不起。老臣这里还有一份先帝写给老臣的札子,老臣不敢私藏,现呈交太后处置。”

    一进入宫中,李处温就看见,腰间挎刀的萧干,单手握着刀、冷着脸站在殿前。

    还有一些跟方腊和摩尼教没关系的,像陈妙贞,朱言、吴邦,朱氏。

    没有人比李处温更清楚,萧普贤女他们这些人,不屑于投降汉人,他们全都要求决战到底,都抱着必死的信念。

    所以,历史上,在很长一段时间内,福建全境就只有海船可以到达的福州,是中央政权控制的飞地。

    而且,李处温是汉官,跟萧普贤女目前最大的敌人江鸿飞同种同源,这让萧普贤女对李处温很不放心。

    分水关,其实在福建有三处,武夷山的这座分水关跟杉关一样,通往江南西路。

    ——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,更何况,在水泊梁山和赵宋王朝议和后,吴用还派人大肆宣传:方百花和方金芝都是江鸿飞的小妾,方腊将其妹、其女全都献给江鸿飞,才获得了江鸿飞的支持;福建以及琉求都是江鸿飞的;江鸿飞才是东南起义第一人……

    主持东南大局的人,名义上是方百花,可实际上,方百花只是一个没有太多见识的“村姑”,根本就不可能主持得了东南这个大乱局,所以此前真正主持东南大局的人是吴用。

    萧普贤女点了点头:“行。”

    表面上看,李处温是在家休养,甚至是致仕了。

    吴用侃侃而谈,将他对文武分治的理解,将他对水泊梁山架构的想法,甚至将他对水泊梁山未来的展望,全部向江鸿飞一五一十地和盘托出。

    不过,吴用在跟孙静交接工作的时候,两人也谈过了。

    这些人当中有摩尼教的护法,像吕师囊、仇道人、郑魔王。

    听吴用介绍完水泊梁山目前在东南的形势,江鸿飞问:“我将你从东南调回来,你可有不甘?”

    一切都在悄悄而紧张地进行中。

    李处温让李处能暗中联络了上百名有心投降水泊梁山的辽臣,又让他的儿子李奭组建一支大约三千人马的队伍。

    李处温反复看了好几遍江鸿飞的亲笔信,他心潮澎湃!

    让李处温感觉江鸿飞是成大事之人的最主要原因是,江鸿飞竟然没让他劝说萧普贤女、萧干、耶律大石等人投降。

    不仅如此,在吴用回来前,水泊梁山的势力已经渗透进广南东路了。

    萧干说:“太后明日宣李太尉入宫,臣让他将这个札子交出来,绝不能留下后患。”

    而仙霞关一失,福建必难自保。所以唐末黄巢从这里进入福州;南明时,郑成功他爹郑芝龙一撤出仙霞守军,清兵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