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3章 查阅死者医保信息,证实推断的关键线索!

    第123章 查阅死者医保信息,证实推断的关键线索! (第1/3页)

    受害人死前参加了无法拒绝的聚会?

    这个猜想和推断。

    令在场的众人都是眼睛一亮,更有些说不出的惊叹和感慨。

    因为。

    这是完全凭借猜想和生活常识推断出来的结果,并非是有什么人证物证、天眼监控的信息来源。

    或者说。

    仅仅就大致确定了行凶方式,苏铭就利用受害人的职业,以及家庭经济条件,便将众多细节给完善了。

    就比如,在刚刚刘洋作为亲历者,重复案件概况的时候。

    通过死者臀部有针孔痕迹,但又没能发现注射器,以及受害人都没机会求救、呼喊这点推断出......

    行凶手段很可能并不是注射氰化钾,而是服用胶囊药物。

    再将胶囊药物作为最终结果。

    结合死者的职业条件、家庭经济来进一步完善细节。

    首先。

    根据卷宗中所记载的死者家庭经济情况,申请了贫困生以及助学贷款这些线索。

    以此继续大胆的推断出......

    死者的节俭以及大概率不会随意丢弃药品,所以生病时会服用曾经购买的药品,给凶手提供了替换胶囊药品的机会。

    紧接着。

    根据死者的码农职业,还有不舍得花钱的节俭,判断出死者之所以要服用药物,很大概率是因为胃疼。

    最重要的是......

    胃疼不同于感冒发烧之类的疾病,基本都需要服用数天或者一个疗程的药物。

    像死者这类节俭习惯的上班族。

    基本在平时胃疼的时候,肯定就只是吃一颗药来缓解,不会每天都固定的吃药。

    这也就导致了。

    再对死者进行尸检时候,体内自然是检测不到代谢的药品残留。

    因为。

    死者当时唯一吃下的那颗药,可不是所谓的胃药,而是被凶手替换后的氰化钾,真正致命的毒药。

    如此一来。

    胶囊的明胶外壳被胃液融化,而死者血液内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