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十章 郑可一家子

    第五十章 郑可一家子 (第2/3页)

小孩取这个名字的。

    哪怕是实习期,大学生一般都按照地方区域,工资在四十六至五十块区间,郑可的工资是四十八块五。要是转正的话,能有五十七块五,而青年杂志社,也算是很有影响力的杂志。作为编辑自然还有岗位补贴和福利。

    而这一年,郑可只知道,她去江城参加工作之前,她父亲老是被爷爷喊到大伯那边去。也有些乡下的亲戚直接找到她家借钱或者借点口粮的。

    如果不限制地方,一个高中生,加上郑可的父亲多少在市区有点普通人脉关系。到下面县城里去倒是可以弄个小学教师的工作。

    借的不多,又是亲戚,人家低声下气的,农村人不是家里真揭不开锅了一般是不会去求人的。但关键是亲戚多呀,郑可父亲的工资虽然有五十多,可是因为工作性质的原因,不属于体力劳动,定量方面一直是没工人高的。

    以后还有内部考核评级,一个杂志社的高级编辑,工资上百都不是难事。在这个年代,像郑可这类的人,只要能弄到一些票,日子是会过的很潇洒的。

    现在这年代,很多刚出生的小孩叫建国,建华,建设。为民,为国,卫国什么的,真的很多。除了刚出生的,那就是改名的。在后世,通过网络去查看六七十年代出生的地方领导,可能就能看见类似这样的名字。

    另外就是郑可家亲戚比较多,城里的和乡下的都有。乡下的主要是她爷爷那辈的人,但对郑可的父亲来说,乡下那些亲戚,也算是满亲的。只是到了郑可这代,又稍微远了一点。

    郑可的家住在马城南区一所初中附近,她家的房子也是学校分配的教师职工楼。说是说职工楼,属于楼房,但其实楼房下面还有一排平房。郑可家就是住的平房,这平房进出是方便,但一下雨回潮的话,家里就湿漉漉的。湿气重,很多人都愿意住楼房,特别是二楼三楼这样的。

    罗成的儿子,小名叫浩浩,但大名的话,他是去询问了一下戴天德那边,看看取什么名字好。而罗成虽然只是一个副科技干部,但再小的干部也是干部,是干部就要为民做主某福利。

    用为民这个名字,就这样说吧。以后上学,碰到一些懂涵义的人,可能就会询问,这孩子父母是干什么的。而用卫字取名的,那也得小心了,大概率家里有长辈是在部队的,最少在部队待过。

    但郑可的父亲给分到平房,跟郑可的母亲有关,她母亲成分不好,当初解放的时候,是被划分到地主行列的。等于是地主家的女儿,但又因为土地重新分了,郑可母亲那边的亲人,现在真是一言难尽。

    而郑可的父亲,当了许多年的教师,工资和级别就没调整过,也是因为她母亲的原因。哪怕是当个代班主任,好代一个月能多几块钱补贴,也从来没有过。

    大概走了半个小时,罗成和郑可到了她这边的家里,而正好,郑可的妈妈就在门口,弄一些菜叶子。

    “妈,我回来了,昕昕在家嘛。”

    “可可,你怎么回来了,这位是?”

    “阿姨你好,我是可可的朋友,我叫罗成。”

    “哦,来,来,进屋里说。”

    朋友?郑可的妈妈看着不像,起码不像是普通朋友。而且她女儿可从来没主动带过异性朋友回家里。另外就是郑可这去江城参加工作,说远不远,说近也不近。平时不是节假日肯定回来不了,就算是节假日,也得考虑路上耽误的时间和费用。

    郑可被调选到江城的时候,他们家里就知道,以后呀,这个女儿一年可能就只能见几回了。

    罗成被迎进了屋,郑可的妈告诉郑可,她妹妹昕昕,一大早就出门了,丫头大了,管不住了。跟一个假小子似的,就知道在外面疯,不过到了饭点肯定会回来。

    “妈,我跟罗成是在江城认识的,我们现在在处对象,这次回来想把婚事定了。”

    进屋后,郑可是直接把情况挑明了,这次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