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53章 金山寺

    第653章 金山寺 (第1/3页)

    就在紫衣道人吴永明联系京城,解救华九难几人的时候,距离良渚二百多公里的一座千年古刹中。

    古刹禅韵十足,尽管已是深夜,但仍有肃穆的诵经声环绕。

    从古至今,佛寺大门称为“山门”,又作“三门”,“禅刹七堂伽蓝”之一。

    “三门”,象征“三解脱门”,即“空门”“无相门”“无作门”。

    这座千年古刹,山门正中悬挂“金山”两个大字。

    没错,此地就是传说中法海禅师修行所在,金山寺!

    左右一副楹联:

    有山有水有林亭映带左右;

    可咏可觞可丝竹怀抱古今。

    在这副楹联中间是另外一副长联:

    一峰浮玉,十地布金,忆裴头陀江岸披缁,苏内翰山门留带,光阴瞻逝水,谁续胜缘愿宏开宝宇琳宫,永镇苍崖翠壁;

    万顷烟涛,千林风籁,想焦仙人幽岩瘗鹤,陆处士中泠品泉,卜筑有芳邻,堪寻陈迹莫辜负莲花贝叶,同听暮鼓晨钟。

    笔者在这里解释一下:现实生活中,金山寺和雷峰塔并没有什么关系。

    他们根本就不在同一个地方。

    金山寺坐落在江苏镇江,而雷峰塔则位于杭州西湖南岸夕照山上。

    只是因为两个建筑同时出现在小说《白蛇传》中,让人们一提到两者多半就以为雷峰塔在金山寺内。

    但金山寺的开派祖师法海是真实存在的。

    法海禅师是唐代名相裴休之子,俗名裴文德。其父裴休曾任宰相。

    禅师苦行得道、受到整个江苏地方民众敬仰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