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8章 窃窃私语

    第108章 窃窃私语 (第1/3页)

    “把头?把头?”

    我扭过手电,一连喊了两声。

    “我....我年轻时见过类似的泥棺材。”

    把头突然开口说:“在邯郸,在永年聪明山,半山腰的一颗柿子树底下。”

    说着话,把头举起手电走向泥棺材。

    我快步跟了过去。

    泥棺表面不是普通黄泥,可能加了别的混合物,整体颜色黄中泛白。

    龟裂成这样了,还基本保持着完整,就静静的摆在那里,一摆两千年。

    我突然心里有种感觉,道县的鬼崽岭之谜,上万座遗存至今的鬼崽石雕,是不是在守着这具泥棺?

    泥棺体积很大,地上倒着两个陶俑,看衣服和神态是一男一女,个头很小。

    男陶俑脸上残留了一层白,嘴唇以前应该描过红漆,应为年代久远,导致陶俑嘴唇上的红漆颜色淡了很多。

    我把倒了的小泥人拿起来看了看,年代大概是战国晚期的。

    我见过很多这种陶人,看这类陪葬俑我自己总结出来一个窍门。陶俑年代越是早,做的越矮小,衣服袖子开的越宽,脚下穿着鞋。

    陶俑年代越晚的体型就越是瘦长。

    (唐代除外,陶俑脸很胖的基本都是唐代)。

    这种陪葬俑到了宋代,高度都过了成年人膝盖,而泥棺这两个,高度只有二十公分左右,说明年代远远早过宋代。

    我没怎么用力,就拿起来动了动,这泥人俑头就掉了,啪塔一声,掉在了地上。

    随手扔在旁边,我皱眉问:“把头,你刚才说,你以前见过这种泥棺?”

    把头眉头紧锁。

    他没说话,而是问小萱拿来了她的刀。

    特意选了处龟裂严重的位置,把头拿小萱的刀开始用力刮这里。

    一层层风干的黄泥往下掉。

    龟裂的泥土下,很快露出来个小洞。

    把头放下刀,举起手电往小洞里望了望。

    “没错,是这样.....云峰你看看。”把头说完让开了位置。

    我顺着小洞往里一看。

    这里头.....好像是红颜色的木头。

    战国的木头棺材?

    我看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