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30章 陈雪茹的新规划,庆幸的小黑胖子

    第330章 陈雪茹的新规划,庆幸的小黑胖子 (第1/3页)

    事实胜于雄辩。

    自卸侧翻列车成功从滦平煤矿运回两千吨精煤,所有的质疑声都消失了。

    铁道研究所老所长和刘国璋返回研究所,项目以全票通过立项。

    铁道部在老所长的建议下,批准首批建造20组‘爱国’自卸车厢编组。

    老所长深感‘爱国’自卸车厢意义重大,亲自到铁物(铁道部材料供应局),协调和调度生产材料。

    四方机车车辆厂、大练机车车辆厂、朱洲机车车辆厂、搪山唐山机车厂等工厂全力生产自卸侧翻车厢。

    用不了多久,‘爱国’自卸车厢就会奔驰在神州大地上。

    李爱国此时所期望的.只是那二十斤富强粉。

    带着邢段长的批条来到前门机务段物资科。

    看到批条,老科长脸上的热乎劲顿时没了。

    “总局每个月就拨发给咱们机务段这么点富强粉。

    妇联和医院都朝我伸手。

    段长不当家不知柴米贵。”

    倒不是老科长小气。

    他记得就在前几个月,面前这小子可是带走过半袋子富强粉。

    要不是清楚段长的为人,倔老头这会已经到总局告状了。

    李爱国清楚他的脾气,笑着递出烟:“王科长,妇联跟医院是怎么回事?”

    接过烟,倔老头的脸色才好看点。

    一边在批条上盖上章,让干事去库房取富强粉。

    一边缓声说道:“富强粉是营养品,段里面有怀孕哺乳的妇女,每个月妇联都要给她们发放半斤。

    医院那边的病号也需要补充营养。”

    好家伙,面粉也成了营养品。

    李爱国看着那白花花的富强粉,顿时有种跟孩子抢口粮的罪恶感。

    “这次的富强粉,我就不领了。”李爱国真心实意的说道。

    倔老头从干事手里接过袋子,塞进他手里,瞪着眼说道:“这是段里面发给你的,不领就是无组织无纪律。”

    “咱们铁道部门,最注重的就是纪律!”

    李爱国:“.”

    他感觉到倔老头永远立于不败之地。

    得,咱不能犯错。

    李爱国只能将富强粉扛出物资科,放在自行车的后座上。

    再看看车座上堆满了从林西矿带回来的东西,有些不好意思的挠挠头。

    每次行车都带这么多礼物回来,都有些不好意思了。

    算了,反正这些礼物来历清白。

    李爱国骑上自行车,迎着淡淡的阳光,朝着四合院驶去。

    四合院一切如旧,唯一不同的是,门口大树的叶子开始掉落了。

    进到前院里。

    刚下班的阎埠贵看到了李爱国。

    “唉嗨,爱国你回来了还带回这么多东西。”

    跟上次不同。

    阎埠贵看到自行车上的礼物。

    非但没想着凑上前,玳瑁镜框后的小眼睛眨巴眨巴,反而闪烁出一丝畏惧。

    开玩笑。

    上次因为李爱国带回的东西,贾家一家人被关起来了,至今没有放出来。

    关键是还不知道关在哪里。

    聋老太太跟易中海四处托人打听,想给贾东旭送点换洗衣服啥的。

    非但没搞清楚地点,反而被街道办警告了。

    李爱国的东西来历古怪。

    有大危险!

    李爱国看到阎埠贵表情不对,瞬间明白了。

    也没有做过多的解释。

    闲扯两句,推着自行车王后院走去。

    路过的住户纷纷停下脚步跟李爱国打招呼。

    他们的表情跟阎埠贵差不多。

    刘海中背着手哼着小曲,路过自行车。

    挂在车子把上的两只大公鸡扑腾翅膀,刘海中被吓成了敏捷型胖子,跃起半米高跳到了花坛上。

    李爱国嘿嘿笑:“二大爷,多大个人了,咋没点稳重劲头?”

    “爱国回来了”

    刘海中挨了训,讪笑两声。

    他总觉得那两只大公鸡,是炸弹伪装的。

    此时陈雪茹刚下班回来,正在收拾屋子。

    听到李爱国的脚步声,小陈姑娘欢快的跑到门口。

    看到朝思暮想的糙男人竟然真的出现在面前,她再也压抑不住情绪,两行热泪顺着面颊滑落下来。

    “爱国哥,你回来了.”

    “想我没?”李爱国脚勾上门。

    冲过去将小陈姑娘抱在怀里,凑在她耳边在她耳边吐着热气说道。

    “想了。”小陈姑娘也轻轻搂住糙汉子,眼神迷离深邃的望着他:“那伱想我没。”

    “你说呢?”李爱国坏笑。

    小陈姑娘愣了片刻,似乎感受到了什么,这才算是明白过来。

    脑袋顿时发晕,脸刷地红了。

    这会儿她既害羞,又觉得丢人,还有那么一点点期待。

    黄昏。

    天边的火烧云烧得正美。

    “呼”

    脸色苍白,脚步浮漂的李爱国揉着有些发酸的老腰,从屋内出来。

    他身后跟着同样面色惨白,行动不便的小陈姑娘。

    没办法,倒不是李爱国不给力。

    而是这么长时间没有回家了,屋内落了一层浮灰。

    打关上门开始,李爱国跟小陈姑娘从厨房灶台上,操劳到堂屋的缝纫机上;又进到卫生间忙活一阵子;最后才到火炕上整理被褥。

    如此大的工作量,就算李爱国是铁打的火车司机也熬不住。

    李爱国本想在床上多躺一会。

    耐不住小陈姑娘心急那两只大公鸡跟两只野兔。

    所以被小陈姑娘从炕上拉起来,给这些小动物们安排住处。

    这年月京城并不禁止养小动物。

    甚至街道办还提倡喂养母鸡,鸡蛋可以为居民补充营养。

    李爱国拖着疲惫的步伐,骑上自行车去了一趟集体废品店。

    询问王大奎经营状况,顺带着搞回来十几根钢筋棍。

    又跑了一趟机务段整备车间,请了个四级焊工,焊制一个铁笼子。

    一个多小时后,坚固铁笼子摆在门口。

    小陈姑娘将大公鸡跟野兔放进笼子里。

    李爱国蹲在旁边,看着因为乔迁新居而欢喜不已的小动物。

    突然想起了一个问题:“今有雉兔同笼,上有4头,下有八足,问雉兔各几何?”

    小陈姑娘翻个可爱的白眼,指指笼子:“查一遍不就清楚了?”

    李爱国:“.”

    当年他怎么没想到这个办法呢?

    这个时候,何雨水听到动静从屋里走出来,看到那些小动物,顿时欢呼雀跃起来。

    “爱国哥,以后我可以去菜市场捡白菜叶喂鸡和小兔子。”

    那双无辜的大眼睛中泛着祈望的光彩,咱李爱国自然是一口答应。

    最多到了过年吃全兔宴的时候,分给何雨水一个麻辣兔头。

    何雨水第一次被委托如此重要的任务。

    自感觉到被人重视了,重重点头:“明天早晨三点钟我就起床。”

    “爱国,别欺负雨水。”刘大娘坐在门口晒太阳,慈祥的笑道。

    “哪能呢!雨水就是我妹子。”

    看到刘大娘,李爱国转身进到屋里,将武副科长送的两颗野山参递了过去。

    刘大娘也是识货,看到大拇手指头肚般大小的山参,连声表示太贵重了,不能收。

    “大娘,上次社区医院的丁大夫帮你检查,你气血不旺,正需要大补。”李爱国笑道:“你放心,咱不吃亏,这些东西都在小本本上记着,等天全和地全回来,我得连本带利的拿回来。”

    “那你可得记清楚啊,这野山参估计是二十年的老参了。”刘大娘叮嘱几句,这才放心的收下来。

    雨水还小,天全和地全还没有结婚,她还得把身体养得壮壮的。

    李爱国另外还拿了一斤富强粉,五个咸鸭蛋,这些刘大娘当时就给了钱。

    每个月刘天全两兄弟,都会寄钱回来,刘大娘不差钱。

    这次从林西带回来的礼物很多,都是土特产。

    李爱国将礼物分成几份,分别给陈家,大奎娘,周大伯家还有刘国璋家,都送了一份。

    亲戚越走越亲,关系越交越密。

    古人也知道这个道理,所以规定了许多节日,让人们有理由互相来往走动。

    刘国璋因为忙着布置自卸车厢生产工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