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06章 无缝钢管的来历

    第406章 无缝钢管的来历 (第1/3页)

    二炮家的屋子是两间土房.

    墙上能看到麦秸碎碎,墙壁还算是光滑,屋子也方棱四正,只是窗户太小了,还用破布蒙着,屋内的光线有点暗。

    李爱国猛地进到屋内,没有注意,不小心撞到了桌角。

    “慢着点。”

    二炮娘拿来一盏煤油灯,划着火柴点上。

    李爱国才看清楚靠墙边有个火炕,火炕上伸出两个小脑袋,两双乌黑的大眼睛正朝这边瞧呢!

    二炮娘指着两个小脑袋介绍:“这是大炮家的孩子,现在天冷,让她们满地跑,约莫得冻着。”

    “大丫,二丫,来了客人,赶紧下来打招呼。“

    两个丫头从炕上爬下来了,她们穿着破布补钉的黑褂子,裤子也是补丁摞补丁,此时正光着脚站在地上。

    地上很凉,两双黑乎乎的脚丫子不时抬起,这动作让李爱国想起了寒冬腊月大雪中的小鸡。

    她们两个似乎觉得冷,想要回到炕上,却又不敢,只能用一双乌黑的大眼睛盯着李爱国。

    李爱国从兜里摸出一把大白兔奶糖递了过去。

    两个丫头有些眼馋面前的奶糖,却吓得躲在了二炮娘的身后,抱着二炮娘的腿。

    二炮娘略带歉意的说道:“李司机,这奶糖多金贵,你快收起来。”

    “孩子嘛,第一次到家里来,总得给点见面礼。”

    李爱国站起身,将奶糖塞进两个丫头的手里。

    拍拍她们的脑袋说道:“赶紧上炕上吧,别冻着了。”

    得到二炮娘的准许后,两个小丫头这才咯咯笑着钻进了被窝里。

    她们将糖果攥在手心里,从被窝里探出小脑袋,就像两只小燕子似的,好奇的打量着这个大叔。

    这人可真是个好人啊。

    二炮娘不好意思的解释道:“她们是有鞋子的,只是昨天两人去河边采菊花,鞋子都湿透了”

    李爱国倒是没有觉得意外。

    在这年月,像张家的情况已经算是好了,至少连孩子都有衣服和裤子。

    在那些偏远乡村里,全家共有一条裤子,全家都缩在被窝里,谁出门谁穿裤子的情况,屡见不鲜。

    村子距离地头应该不远,这边二炮娘刚倒上茶水,张二炮就带着二炮爹回来了。

    二炮爹名叫张顺,因为以前闯过东北,也认识几个字,算得上村子里的能人,现在担任生产队长职务。

    跟在他旁边的那个小伙子叫张大炮,听名字就知道是张二炮的大哥。

    张大炮看到院子里的自行车,压低声音问张二炮。

    “弟弟,你不是说是李司机是司机吗?咋不开车回来呢?”

    “人家是火车司机”张二炮现在有点看不上这位大哥了。

    李爱国听到声音走出来,朝着张顺伸出了手握了握。

    “大叔,我是大奎的朋友,今儿来看看您老人家。”

    说着话,他给张二炮使个眼色。

    张二炮从自行车上把礼物拎下来。

    “你这孩子,哎,还带什么礼物,哎,还带这么多。”

    张顺看到那些礼物,脸皮顿时赤红起来,伸出手拉住张二炮的胳膊。

    “你这孩子咋这么不懂事儿,人家在京城帮你了那么多,你还好意思让别人买这么多东西!”

    “大叔,您是长辈,另外实不相瞒,今儿我登门是有件事儿想跟您打个商量。”

    李爱国拦住张顺,从兜里摸出根烟,递给张顺。

    “大叔,抽烟。”

    “不会,不会,俺只会抽旱烟。”

    “还是来这个吧。”

    李爱国拢着手,帮张顺点上烟。

    “爹,哪能让客人站在院子里的,咱们还是进屋聊吧。”张二炮拎着礼物说道。

    “对对对,进屋,进屋。李司机,可别嫌条件差啊。”

    张顺拉着李爱国的胳膊,将他带进屋里。

    “大叔,看您这话说的,谁还不是从农村走出来?当年我们老家遭了兵荒,实在是活不下去了,我爷爷才跑到了京城里。”李爱国笑着说道。

    “是啊,现在虽然的日子虽然穷,可比解放前好多了,那时候麦子还没熟,那帮二狗子就带人来抢粮食。”

    见张顺说起解放前的事儿,李爱国趁机问道:“我听二炮说起,您以前在东北当过工人?”

    张顺抽着烟,抬起头说道:“李司机,您是想问那根烟囱的事儿吧?”

    很显然,在回来的路上,张二炮已经将李爱国的来意告诉了张顺。

    “不瞒老叔说,我想用那玩意造一个土炮,不知道合不合用。”

    “绝对合用!”

    提起那根烟囱,张顺那张被生活折磨得看不出颜色的老脸上,重新散发出光彩。

    他喝了一口热茶后,大声说道:“那烟囱本身就是一根炮管子!”

    别看我现在只是个老农民,在三几年的时候,可是在东北的鞍山钢材厂当过一阵子工人。

    那时候小鬼子在鞍山钢材厂布置了一套热轧无缝钢管机组,专门用来生产炮管子,听说要装在大军舰上。

    俺跟几个工人开始还不知道这事儿,只是好奇这钢管连个缝也没有,后来才知道这玩意是做炮管的。”

    小鬼子做炮管子打谁啊。肯定是要打我们!

    俺虽然穷,却不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生产出来的玩意,用来对付自家人。

    那不成畜生了吗?”

    仗义每多屠狗辈,负心多是读书人,李爱国点头:“然后呢?”

    “后来我就联系了几个兄弟,从中药铺里买来硫磺,偷偷夹带进厂里,在炼钢机器运转的时候,添加进了里面。”

    此时他手中的烟只剩下烟屁股了,还想再抽两下,李爱国站起身又掏出烟散了一圈。

    “硫磺的主要成分是硫,在炼钢过程中容易形成低熔点的硫化铁,会使钢材的塑性、韧性降低,从而影响钢材质量。”

    “还是您这些司机同志懂得多,当年我们可是请那个小鬼专家喝了一顿大酒,才算是搞清楚。对了,那个小鬼子有个搞笑的名字,叫叫.”

    张顺接过烟,烟头对着烟屁股抽了两下,香烟重新点燃,他深深的抽了一口。

    伴随着一团烟雾,吐出一个名字:“叫西村木吉吉,你说说,这人咋能是木吉吉呢,埋汰不埋汰啊。另外,他们的姓氏也很怪,像啥松下,竹下,田边,田中.怎么尽是地点啊。”

    张二炮举起手说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