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章;一路撒钱

    第二百章;一路撒钱 (第2/3页)

补贴,免除各种费用,但这些也不是一蹴而就的,需要时间来改变。

    比如居住在怒江两岸的人们,出行真的很不方便,想去镇上买包盐,都要滑溜索过河。还有儿童要去对岸上学,也是一样。

    在电视上看那些玩溜索过河的儿童,似乎感觉他们还挺好玩的,但真正的在现实中体验,绝对会让你心惊胆战。

    水流喘急的怒江,波涛汹涌澎湃,不要说是小孩子了,就算是大人掉下去了,也是十死无生。

    人过河尚且如此。如果是想要把地里种的农产品,拿去镇上售卖,则更加的艰难,一不小心就会葬身怒江。

    这大概也是当地村民难以致富的原因吧!

    怒江上当然也不是没有桥了,而且有好几座大桥通车了,但是整个怒江太长了,加上当地的经济发展落后,交通也就跟不上了。

    所以怒江上虽然也有几座大桥,但是每座大桥之间的距离相距甚远,一些离跨江大桥距离很远的民众,他们宁愿选择溜索过河,也不可能跑去几十公里外的地方过桥。

    尽管溜索过河很危险,但绕行几十上百公里过河,也不现实啊。

    除非是没有办法,要用车拉大量的农产品过河,日常的出行没有人会选择绕行上百公里过河。

    坐车过河太贵了,不划算,步行的话一天都不够来回的。

    尽管当地的人,都已经习惯了这种出行方式,但是每年出事掉下怒江死亡的人,依然会不时的出现,其中以溜索过河上学的学生,坠江的最多。

    一旦坠江,很可能连尸体都找不到了。

    易安国与胡静,以及安国慈善基金的工作人员,在当地县府工作人员的陪同下,站在怒江边上俯视怒江。江水波涛汹涌澎湃。

    看着不时的有人滑溜索过江,不由得担心起来。

    尤其是那些放学回家的小学生,一个个的面带笑容的,很是熟练的滑着溜索过江回家,或许他们早就已经克服了心中的恐惧,习以为常了。

    “以前我总以为自己小时候的生活过得很苦,但至少不会有什么担心和害怕,现在看到他们为了读书,每天都要经历这样的危险,突然感觉自己小时候,其实过得一点都不苦,至少比他们过得要幸福的多。”胡静有感而发的说道。

    反正让她滑溜索过江。她是万万不敢的。

    “适者生存,你没有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,当然是不敢了,如果你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,那就由不得你不敢了。”易安国略显平静的说道。

    滑溜索过江,危险自然是有的,但也是相对的,虽然不时有人出事坠江,但其实也很正常,就算是你开车,也有可能会出现交通事故,坐飞机也有可能飞机失事。

    不过危险不说,但出行不方便,才是最大的问题。

    比如你生病了,病情突然爆发,这个时候你是没有能力滑溜索过江的。

    就算你拨120的急救电话,医院的车也要绕行100多公里,病情严重的话,等到医院的救护车赶到你家里时,黄花菜都已经凉了。

    另外由于交通不方便。就算你家里种了水果,水果也只能烂在树上,这也是当地村民很难致富的最主要的原因。

    要想富,先修路。连路都不通的话,要怎么致富呢?

    易安国和胡静,带着安国慈善基金的工作人员,在当地有关部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,走访了怒江两岸的不少地方,确定了要捐款修建的跨江大桥,安国希望小学。

    至于投资办厂,易安国虽然也很想帮扶当地,解决就业,为当地的民众增加收入。

    但是当地的环境,交通状况实在是太不方便了,根本不适合投资建厂,只能作罢了。

    彩云省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,易安国带着胡静,顺便游览了不少的地方。

    接着又去了贵省,贵省与彩云省相邻,旅游资源也很丰富,但交通很落后,和十几年后根本没法相比。

    现在的贵省,很多地方还很落后,尤其是较为偏远一些的地方。

    易安国和胡静,一边旅行,欣赏当地的自然风光,一边捐款修桥铺路,建设希望小学,对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