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四十五章:8年涨了400倍

    第二百四十五章:8年涨了400倍 (第1/3页)

    2010年11月,某国际知名的拍卖公司,在2010秋季拍卖会中首次推出了,一个名为“简约隽永——明式黄花梨家具精品”的专场,这也是迄今为止国内最大规模的明式黄花梨家具的专场拍卖。

    “件件精品”的61件拍品亮相后,着实没有让期待它们的买家们失望,拍卖结果同样也没有让卖家和拍卖公司失望。

    这一黄花梨专场不仅创造了“白手套”(拍品100%成交)佳绩,总成交价更是高达2.59亿元人民币,平均每件超过400万元。

    其中,一件“明黄花梨簇云纹马蹄腿六柱式架子床”以4312万元RM币高价成交,创出黄花梨家具拍卖最高价的新纪录,成为“史上最贵的床”。

    另外,“清乾隆黄花梨龙纹大四件柜一对”也拍出了3976万元RM币,成为“史上最贵的柜子”。

    就在藏家和看客们还在为此而咂舌的时候,黄花梨家具拍卖的最高纪录又被迅速刷新。

    2010年12月12日,在金陵某大拍卖有限公司,2010秋季拍卖会明清家具专场中,一把“明代宫廷御制黄花梨交椅”最终以6200万元人民币落槌,加上佣金总成交价近7000万元人民币。

    这把交椅不仅成为名副其实的史上“第一把交椅”,也刷新了黄花梨家具拍卖新的世界纪录,当然也毫无悬念地成为中国古典家具拍卖的最高价。

    整场明清家具专拍,60件拍品的总成交金额高达2.08亿元,成交率达95%。

    这个新纪录和总成交情况,应该让首次进京掘金的金陵某大“很欣慰”,面对屡创古典家具拍卖纪录的京城市场,专业经营古典家具拍卖的南京某大,此番大举“杀入”,也在意料之中。

    “如果在金陵拍,未必有这个价格。”一位资深黄花梨藏家深有感触的说道。

    “毕竟无论是买家集中度,还是买家整体实力,京城在全国都是首屈一指的。”

    “这件明代黄花梨铁错银交椅,是迄今为止我们所看到的尺寸最大、年代最久的一把,属于博物馆级藏品。”金陵某大古典家具部经理告诉记者说道。

    “家具收藏中,交椅本来是最受追捧的物件之一,而这把交椅还是选用黄花梨大料制成,黄花梨成材较慢,制作这样一把交椅所需的黄花梨原材,成材期估计在800年以上,甚至上千年。”

    交椅实际上就是“带靠背的马札”,原本多为古人行军作战、围猎、野外郊游所用,后逐渐演变成厅堂家具,而且是上场面的坐具。我们常说的英雄好汉论资排辈坐“第几把交椅”就是源自于此,可见其在家具中地位的尊贵。

    后来,进入厅堂的交椅已经没有“折叠”的必要,于是人们将它改成常规椅子的四条直足,这便成了后来更为常见的“圈椅”。

    “因为经常折叠使用、极易损坏,所以交椅的传世数量非常少。明代黄花梨交椅存世极少,最乐观的估计,全世界范围内也不会超过十把。”

    2010年秋拍明清黄花梨的家具之所以在拍卖场上表现不俗,最重要的因素还是在于其资源的稀缺性。

    “明代皇室对黄花梨制品的喜爱,造成了原材的大量砍伐,到明末清初时,海黄花梨木种就濒临绝迹。

    此后的数百年里,由于历史的原因,国内百分之七十的黄花梨家具流失海外,在琼海省仅存的少量黄花梨,多被民间制成家具、工具或盖了房子,完整的大料几乎难以见到。”

    虽然明清黄花梨家具在2010年秋拍中,实现了价格“几级跳”,但是不少藏家告诉记者,目前这还是“价格回归”,因为“老”黄花梨家具的价格,实际上是一直被低估的。

    “古典家具,特别是黄花梨,圈内一直有这样一个怪现象,那就是老货卖不过新货、新货卖不过原木。”

    在市场上,黄花梨木材价格与家具价格倒挂的现象,还是比较普遍的。

    “卖出一套家具的钱,还买不回制作同款家具所需要的原木料。”一位经营越南黄花梨家具的老板,告诉记者。

    由于黄花梨木成材非常慢,至少需要500年以上,才能作为家具的原木。

    黄花梨家具生产从明朝开始,黄金时代是清前期至乾隆这一百多年,到了嘉庆以后,由于黄花梨木材急剧减少,及至濒临灭绝,就几乎不再生产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