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 第012章

    12 第012章 (第1/3页)

    说是大事,其实还是收集榆树种子。

    前几日,顾云秋自己一个人在寺中逛着捡榆钱子,绕着绕着就走到了后山的旧禅院外。

    所谓旧禅院,是报国寺最早建在山顶断崖上的那座古禅寺。

    寺内也有一套完整的三宝殿、五尊佛,以及钟楼鼓楼、藏经阁。

    只是一来年代久远、修缮不便,二来去后山的云桥石栈太险、太长,并不方便皇室和一众香客上香。

    久而久之,旧禅院就渐渐被废弃,只留悬空建在崖外的经阁存放古籍经典,以及几间僧舍供苦修的僧人们住着。

    顾云秋那日只是瞎逛,没想,却在古禅寺后院中发现了好几株苍劲的古榆树:

    它们枝叶繁茂、葱葱郁郁,曲折的根系如舞婆娑,树冠庞然遮天蔽日,洒下广而深的树荫。

    树荫下、草坪上,更落满一地榆树荚果。

    除了跟着的小厮和护卫,这里四下无人,是很适合收集榆钱子的地方。

    最重要的是,这山顶上还有两处王府的私邸。

    因为宁王妃每年都要来报国寺还愿、小住,总要占寺内一间僧舍不便,约莫六七年前,宁王就想着单独给妻子盖一处宅子。

    一开始,他的选择是将私产建在后山,毕竟妻子身边还带着一众伺候的仆妇、婢女,杂在一众佛家弟子中不合适。

    但等两处宅院建好后,王妃住了一段时间又觉着后山路远,下来诵经听禅也不方便。

    且崖顶风大、入夜后偏冷,两处宅院,也就闲置了下来。

    平日每个月都固定有王府的人上来打理维护,院子整体的状况倒比旧禅寺的建筑好些。

    顾云秋今日带点心去,一是想再捡些榆钱,二是想看看两处私邸中有没有能留出大片空地给他栽树的。

    毕竟榆树生长需要时间,恰巧明年京中大疫,宁王很可能会让他和王妃继续留在寺里,他得提前种好、以备不时之需。

    当报国寺正殿广场上响起诵经声后,顾云秋就带着点心溜出了小院。

    修建旧禅院的悬崖其实是祭龙山的一座孤峰,原本还有几座木桥连接,后来木桥腐朽、断裂,就只剩下中间一座石栈云桥。

    此桥长约数十丈,桥面不宽、仅容两三人通行,两侧未设栏杆,拉了三条铁索充作护栏。

    经年风吹雨打,几道铁索斑驳生锈。

    而终年的劲风也将桥上的石阶也侵蚀得高矮错落、参差不齐,走的时候需别样当心,稍有不慎就会扭脚、摔跤。

    最为严重,还可能跌下万丈深渊。

    点心看着这座云桥有些发悚,但想到顾云秋一路上的兴奋,便闭上眼、暗中给自己鼓劲,努力迈出第一步后,还不忘要回头叮嘱他家公子当心。

    “嗯啊,”顾云秋攥着桥两边的粗|粗的大铁索,“你也是嗷。”

    日出金光,云霭满山。

    泛有金色涟漪的云海在他们脚下荡漾,白鹭飞渡、雁阵来归。

    山中春景,不外如是。

    顾云秋停步擦了擦汗,嘴角上扬:这里真美!

    两人小心翼翼走过长桥,很快来到后山的古禅院内:

    寺景荒凉,殿上红漆脱落、步道长满青苔,不少建筑内都长有半人高的草。

    好在王府的两处私邸建得晚、状况还不错:

    一处在毗卢阁旁——门窗结实、屋顶完好,但后面的小院内铺满了碎石子儿,能直接使用的土地太少太少。

    想要在这儿种榆钱子,他就还得重新犁地、清除掉上面的石子路。

    而且,屋内炕道的烟囱坏了,要住就得等修缮。

    费时又费工,并不算好选择。

    另一处在禅院大门外,顾云秋上次来就看过,里面有两间厢房、前后两个小院,前院中有水井,后院有近三分的空地。

    只这院子紧挨着几处古坟茔、还有京中几个大家族的陵园,也不知晚上会不会看见簇簇鬼火、听着新鬼嚎哭。

    顾云秋重活一世倒不怕鬼,他只担心这宅院靠着坟茔,会不会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