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92章 癸卯案终

    第492章 癸卯案终 (第2/3页)

眷,皆流配沙州、瓜州、肃州、鹤城、海喇儿城及哈密!”

    王义与朱能、陈昶跪下叩首,朱高煦闻言咬紧牙关,稍许才将脾气压下去,回过头来,表情阴鸷。

    “是……”郭资松了一口气,销毁了这六百多万贯的国债,每年也能减少十几万的利息了。

    例如这次查抄的田亩大多都是北直隶、河南、南直隶的土地,这些地方的百姓虽算不上大富大贵,但绝对算不上贫困。

    打下来是本事,但能守住才是功绩。

    他的举动被其余四人看在眼里,徐硕是唏嘘,薛瑄是假装看不到,杨荣和杨溥虽然没有露出什么得意的表情,但那戏谑的眼神却足够刺痛王回的心。

    相比较之下,西北和西南的百姓才是真正的贫困。

    不多时,乾清门打开,亦失哈从中走出,对着这群被风雪冻得瑟瑟发抖的勋臣开口道:

    “还有事启奏吗?”朱高煦询问,二人纷纷摇头起身。

    只有铁路修建好,才能开始针对性的迁徙百姓前往内陆,将西北的少民迁徙内地,将江南的汉民迁徙西北和西南,以此来实现疆域上的稳固。

    “陛下若是杀了他们,那渤海与北平、大宁昔日的百姓应该如何面对陛下呢?”

    在他离去后不久,与他一起返回的还有户部尚书郭资和吏部尚书夏原吉。

    “奴婢领命……”

    亦失哈等着朱高煦开口,可他迟迟不开口。

    至少在以前,他不会让都察院对六军都督府和军队京察。

    发生这样的事情,朱能自然清楚朱高煦有多生气。

    癸卯案的波及太广,朱高煦不仅没有开十日一次的常朝,就连洪熙七年正旦大朝会都宣布罢朝。

    “车里、蛮莫都是不错的地方,他们日后就藩的地方也会在三宣十慰的地方上,提前去熟悉熟悉也好。”

    “按照《大明律》,他们该不该死?”

    “治罪?”朱高煦语气带着轻嗤:“朕现在还能治你们的罪吗?”

    “人言陛下有太祖高皇帝之风,但在臣妾看来,陛下重视情义却不比唐太宗要少。”

    “朕怎么看,都是你们三个人带着人来逼宫的,还需要朕治罪?”

    亦失哈没敢多说什么,只是作揖应下后转身离去。

    现在的他只觉得整个大明朝没有人能懂自己,他们根本就不知道大明朝错过当下的机会后,需要花费多少心力与时间才能等到一个和当下一样的机会。

    “朕只是没想到,你们的胃口越来越大,现在居然连铁路这种国政都敢上手吃拿卡要,日后是不是也要学习前朝,开始喝兵血,吃空饷了?!”

    “至于岁入,去岁田赋及商税、杂项合计四千五百七十万贯,负一千五百三十万贯。”

    “你也是来劝我的吗……”

    郭琰话音落下,当即抬手作揖,为朱高煦行礼下跪。

    或许确实与朱高煦说的一样,这群人距离喝兵血吃空饷也就只差一步了。

    “亦失哈听旨!”

    这种节骨眼上,二十几年时间对于朱高煦来说都不够用,他真的没有心力在庙堂上玩什么阴谋诡计。

    至于被流配的武官们,他们实在是爱莫能助,只能在日后帮衬帮衬了。

    “坦儿和垐儿吗?”朱高煦摸了摸自己的八字胡,想了想后才开口道:

    送夏原吉与郭资的亦失哈将他们的神态看在眼里,随后在返回偏殿后,将外面众人的神态表情转告了朱高煦。

    郭琰并非要劝朱高煦放过所有人,她只是想让朱高煦考虑清楚这件事应该怎么处理。

    “去岁,行政支出三千四百三十余万贯,军费支出一千七百余万贯,基础建设支出九百七十万贯,合计六千一百余万贯。”

    如今看来,“癸卯案”的影响不仅仅是贪腐,也让朱高煦对六军都督府的信任降低了许多。

    “陛下,钱粮已经下旨归入银行了,剩余三百多万贯都调拨给了工部,此外海军都督府上疏需要重新建设一批宝船和福船,需耗费一百三十余万两。”

    “朕对你们的子嗣不够优待吗?”

    朱高煦的声音略微低沉,郭琰听后颔首:“总归有人要来劝陛下。”

    “他们这次遭受打击,江南的那群人估计会在这次科举中做文章。”

    朱高煦将目光重新挪回地图上,郭琰也缓缓起身退出了乾清宫,不再多说任何话。

    只可惜他们太蠢,偏偏在朝廷缺钱的时候去贪腐,不然也不会倒台的那么快。

    “夏原吉,你怎么看。”

    想到这群人的愚蠢,王回便攥紧了手中的毛笔。

    这群人牵扯的亲眷数量达到十九万六千余人,故此被判流配的人数达到了二十二万多人。

    三人从朱高煦开口到现在,就没能说出一句话,因为他们不占理。

    被冻得不轻的三人起身,兴许是年老体衰,王义甚至需要陈昶搀扶才能起身走入乾清门。

    “若是名声还好,若是权力……”

    “臣领命。”见状夏原吉便不再多说什么,户部尚书的郭资则是作揖道:

    朱高煦询问郭资,郭资连忙作揖:“回陛下,如果今年负支出不超过一千八百万贯,那明年年末应该能偿还。”

    这些东西经过户部折色,价值不低于五千万贯。

    至于吏员就更不用多说,数万毕业的中学学子和数十万小学学子都在等待位置,如果可以,他们甚至希望全天下的吏员都更换一遍。

    “不过,明年的负支出,朝廷便有些负担不起了……”

    “臣以为,此政可行。”夏原吉作揖回答,他也认为朝廷没有必要死撑着。

    郭资小心翼翼的提出建议,朱高煦听后有些挂不住脸,毕竟他才说要均分给百姓。

    “准!”朱高煦不假思索的同意,毕竟海军是大明能源源不断获得海外金银的根本,加上现有的宝船和福船大部分都是二十几年前建造的了,更换一批新的也十分正常。

    “另外,让都察院对六军都督府及天下兵马进行京察。”

    “起先奴婢也以为他这种野心勃勃的人肯定少不了贪污的手段,现在看来是奴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