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93章 孝子慈孙

    第493章 孝子慈孙 (第2/3页)

   “这倒是,我活了那么多年,从永乐十年到现在都很清明,很少有吏员敢明目张胆要钱了。”

    对于这个提议,朱高煦没有过多考虑便点头同意,并下发了旨意。

    他被夺爵,那开国六公爵便只剩下曹国公李景隆了。

    他们换上了一身普通的常服,虽说看上去依旧像是大户,但总的来说是百姓能够接触到的那种。

    朱祁钺见状,当即与朱棣询问道:“太爷爷,这庆典是什么?”

    虽说明代房价没有宋代那么畸形,但比起洪武年间十几贯就能在京城买一间二进出小院的房价来说,洪熙年间的京城二进出小院已经达到了二十贯左右的价格。

    看似没增长多少,但考虑到这个时代的货币增加情况,这实际上已经很快了。

    可以说,北方的经济严重依靠朝廷的财政,一旦朝廷停下北方的建设,那北方上百万家庭就会失去收入来源。

    趁他还能在陇川待着,多与他教些世俗东西也是好的。

    “这边臣算过,以铁路为根基运送官盐,那官盐价格可以下降到私盐的程度,而且经过改良,官盐比私盐的口感要更好。”

    朱高煦做出了超越时代的事情,可大明朝的生产力却还没有彻底跟上。

    “乡绅称不上,我们不过是刚刚来北京的小门小户罢了。”朱高煦摸了摸自己的短须,随后询问道:

    一场案子过后,国公仅剩七位,侯爵十八位,伯爵三十位,三分之一的公侯伯爵被一扫而空。

    “此外,官学之中小学阶段的教习也不断随着学子增加而扩招,以朝廷眼下的赋税,实在是入不敷出……”

    洪熙六年的癸卯案虽然被处死的人不足两千人,但被牵连的却有二十二万人。

    唯一令人吃惊的,便是魏国公徐钦被夺爵的事情了。

    不过昔年永乐年间的山寿、黄俨等贪污甚重的宦官都被朱高煦派人抓走处死,为此朱棣到现在还十分生气。

    “此外,油与酒也是一样,只要合理运用火车,每年朝廷光从油、酒、盐三项就能再增收三百万贯左右。”

    “唯一有些不好办的就是茶业,毕竟茶业除了南直隶的江北一带可以走铁路外,其余都是在长江以南,甚至远离长江的地方,并不好运输。”

    “朝廷的晒盐成本其实也不过二三文,只是运费太贵,加上要价太高才卖不出去。”

    他说的激动,朱高煦却不打断他,安静的做一个倾听者。

    当下工部每年在天下雇佣近百万工人,这近百万工人背后就是近百万家庭。

    徐钦不仅是徐达的长孙,也是朱棣的侄子,朱高煦的侄兄弟。

    瞧到百姓的态度,朱高煦便知道直接税是行不通了,唯有间接税才能帮助大明的财政。

    花卉、玩具、赛马、相扑等等娱乐经济在江南玩的热火朝天,这种事情在北方是很难想到的。

    他之所以如此,主要还是想看看百姓对于收税的态度。

    “我欺负太爷爷?”朱高煦面露疑惑,最后将目光看向朱棣,朱棣咳嗽一声:“你来有什么事?”

    事实上,许多人已经知道了朱瞻壑已经不在漠北戍边的消息,他们正在搜寻朱瞻壑的踪迹。

    “那时我年少不懂事,嘲笑他们愚笨,后来渐渐长大才得知他们的不容易。”

    走入养心殿内,朱高煦作揖跪下叩首,那高大的身材瞬间镇住了半年多不曾见他的朱祁钺。

    “钺儿,你听听,伱那个皇爷爷来看朕了。”

    “小兔崽子,你果然胆子小。”

    在这场案子前,大明有公爵九位,侯爵二十五位,伯爵三十四位。

    如此想着,江淮便开始安排工作,而陇川府也经过这一次清扫而变得干净许多。

    朱高煦看着远处一边说笑,一边为田间小麦除草的百姓,脸上不免露出唏嘘。

    起码他若是真心想收拾,这群人他还能收拾的动,而百姓一旦被逼得叛乱,那自己就很难收拾了。

    他们不如江南的经济丰富多彩,在北方百姓还在因为衣食住行而得到保障而高兴时,江南早在洪武年间就开始各种娱乐类的经济。

    朱高煦起身作势要下车,郭资与亦失哈连忙跟上他的脚步。

    自上次他收拾了燕府派诸将算起,他也有大半年没来看朱棣了。

    瞧他离去,朱高煦也没有立马回京,而是以不同的方法,询问了四周十余里的百姓。

    “开支还是太大了,以现在的规模,即便五年后铁路大部分都竣工,并不再修建新的铁路,朝廷也得花十几年才能实现收支平衡。”

    朱祁钺突然一句“俺”的自称把朱高煦搞蒙了,朱棣则是在他说出那个“俺”字的时候就捂住了他的嘴。

    “好!”尽管知道王彦也参与的癸卯案,但由于他收受钱粮不过数千贯,加上朱棣也需要人陪,朱高煦便没有处置他。

    只是瞧着那降低的行政开支,朱高煦并没有露出什么高兴的表情。

    他折腾那么多年,起码把吏员贪墨的普通百姓的事情给解决了部分。

    “嗯嗯,你可得帮太爷爷。”朱棣卖着惨,朱祁钺则是郑重其事的点着头。

    午后的养心殿内十分凉爽,朱棣正在逗着五岁的朱祁钺,他虽然年纪不大,但已经能和朱棣下围棋了。

    现在看来,百姓还是很畏惧税收提高的,毕竟有一就有二,有二就有三。

    “油业、盐业和酒业、茶业操持的如何?”

    弥合南北必须要在他这一代结束,留给后人不是他的作风。

    “儿臣,参见父亲……”

    瞧着他们放在田埂上的普通鞋子,虽说这鞋子很普通,但放在二十年前,又有谁敢相信就连农民都能穿鞋干活呢?

    “我记得当年在北平时,许多百姓都穿着草鞋,平日里穿着布衣,到了干活的时候舍不得穿衣服,把衣服脱了放在田埂上,干完活再穿。”

    “请老先生过来,无非就是想问问这北京的田地情况,以此方便购买田地。”

    拿着户部的文册,朱高煦眉头紧锁的坐在一辆马车上。

    不过不容易是不容易,并不代表不可能。

    “不过也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