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96章 万国来朝

    第496章 万国来朝 (第2/3页)

派遣一支舰队就差点从他们手中夺走整个波斯的东方大国。

    或许对其它国家称臣很丢脸,但对大明称臣,却毫无疑问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。

    至少从过去的十几年时间里来说,大明还未曾向那些对他们臣服的国家展现出武力与征服的欲望。

    以大明修建西北铁路的速度,自己还有最少二十年的时间来发展国家。

    这般想着,兀鲁伯只觉得时间紧迫,而他们的队伍也在经过检查后,进入了大明门后的花花世界。

    五月的北京并不缺乏鲜花与绿植,许多商铺门口都摆上了一盆盆从江南运来的鲜花。

    这些鲜花在许多国家的人看来,无疑是一种浪费。

    毕竟玩花是一项很费钱的兴趣,对于种植鲜花很浪费时间和精力的地区来说,通常只有贵族才能有实力来玩花。

    然而在大明,这项在其它国家高雅的兴趣爱好,却只是城市居民日常的一部分。

    即便在北京的大街上,也有许许多多的人在玩弄鲜花。

    不论男人还是女人,他们都会选用时令的鲜花来插于发髻、鬓角或冠上,以此作为装饰或礼仪程序的一种风俗。

    其中所簪之花样式繁多,如茱萸、木槿花、蔷薇、梅花、杏花、棠梨、茉莉、牡丹、菊花等都是常见的代表。

    一些豪门富户还会选择用金银、绸绢等制成假花来为自己簪花。

    在这里,也不会有人说男子簪花如何如何,毕竟对于大明的百姓来说,这种风俗从一千年前就已经开始流行,到两宋时期更是发展到了巅峰。

    虽说在蒙元时期,许多风俗习惯被打断,但随着大明朝建立的时间不断增加,许多曾经落下的风俗习惯也渐渐被找回。

    往前二十年,北平的街道上还常常有穿着胡风服饰而不自知的百姓。

    但是放在现在的北京城,人们已经很轻松就能辨认出什么是汉家,什么是胡风。

    即便有人穿着胡风的衣服在街上走动,也不会有人对其进行谩骂和功绩,反而都是带着欣赏的目光来对比汉家与胡人服饰的优点。

    毫无疑问,洪熙治下的大明百姓是自信大方且包容的百姓。

    在出使大明的路上,兀鲁伯很少看到街道肮脏的大明城池。

    在他们的印象中,大明的街道永远都干净且整洁,人们虽然工作不同,但穿着总是得体,服饰也并不便宜。

    一些孩子会追着他们的队伍,但并非是对他们好奇,只是单纯觉得这一行动很好玩。

    可以说,相较于十几年前的“永乐大阅兵”,此次的“洪熙大阅兵”让各国真切感受到了大明的变化。

    阅兵还未开始,各国国王及使臣就已经开始对这场盛典升起了期待。

    面对他们的期待,大明的殿阁与六部六府也显得十分忙碌。

    当下的殿阁每日需要处理五百份以上的奏疏,这些奏疏经过他们处理,最后呈交到一墙之隔的偏殿中,由身为皇帝的朱高煦决定结果。

    殿阁虽然没有实际上的主理人,但谁都知道徐硕是皇帝提拔起来的代表,所以大部分奏疏都是由徐硕来检阅,然后根据严重程度来送往偏殿。

    徐硕的出现,让朱高煦省下了不少心力,闲暇时他也能去划划船、骑骑马来消磨时间。

    与他相伴的赤驩已经三十四岁,用人的寿命来作对比,它已经最少七十岁了。

    现在的它被照顾的很好,朱高煦常去见它,它每次都会示意给它戴上马鞍,眸光中充斥着疑惑,似乎在询问朱高煦为什么休息了那么多年。

    朱高煦不知道马是否像人一样,随着年纪增长而会发生记忆退化。

    总之他能感受到赤驩的疑惑,但每次他也只能伸出手轻轻抚摸它。

    至于战场,那兴许是朱高煦很难再回去的地方了。

    “殿下,各国使臣都已经抵达,是按照原定的七月初一开始阅兵典礼,还是提前进行?”

    站在朱高煦身后,亦失哈作揖前来询问,朱高煦闻言却摇头道:

    “瞻壑和老大、老三还没到,等他们到了再开始。”

    由于朱瞻壑在陇川忙碌而耽搁了几个月,故此他与朱高炽、朱高燧等人还没抵达北京,当下才刚刚进入德州。

    不出意外的话,他们应该能在明天的黄昏前抵达北京,所以亦失哈继续道:

    “那不如将典礼提前到六月二十,毕竟这几日太上皇那边一直在催。”

    “行吧,只要六部六府没问题,那就提前吧。”听到亦失哈的话,正在抚摸赤驩的朱高煦也十分无奈。

    虽说老头子舍不得儿孙,很想再来一场家宴,但没有了徐皇后的家宴对于朱棣来说,远不如他即将开始的北征要重要。

    若是按照以往,他正常都会选择在四月北上,五月中旬开始对漠北诸部出征。

    这次之所以这么慢,主要是在等漠北那六百里铁路竣工。

    不过三天前漠北铁路竣工的消息就已经传来,所以朱棣压根等不了一点。

    如果不是朱高煦用运送物资的的借口拖住他,兴许他现在已经坐火车北上到海喇儿了。

    只不过以松花江和火车的运量,这次三十万人和七十余万匹马的口粮顶多也就半个月就能运抵前线,毕竟物资很早就在仓库之中放着了,现在要做的只不过是把它们运抵前线罢了。

    想到这里,朱高煦也撤开了放在赤驩身上的手:“我先去忙了,过几天再来看你。”

    “唏律律……”

    赤驩不满的踢了身旁的围栏,朱高煦却只能露出宠溺的笑容来掩饰心里的落寞。

    他转身上了步舆,亦失哈也跟在他身旁一边走一边禀告道:

    “按照西厂的消息,这次的许多国家都有意来窥探朝廷的火器,至于火车他们倒是没有想法,毕竟就算他们想,他们国内也拿不出那么多铁料来建造铁路。”

    亦失哈这话不假,作为现如今世界上钢铁最大生产国的大明,每年依旧会因为铁轨的铁料不足而暂停一些铁制品的制作,更不用说其它了。

    一公里铁路需要九十吨铁轨,折合九万斤。

    现如今除了大明,即便是中亚冶铁发达的帖木儿国,每年的生铁产量也没超过五百万斤,更不用说其它国家了。

    “对了,朝廷的钢铁产量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